无论是金融、司法、楼宇、公安等传统行业还是文教、能源等新兴领域都存在很大市场空间。针对不同行业的业务需求和应用特点,海康威视以视频监控可视化管理作为主要工具,细分公安、交通、金融、楼宇、司法、文教卫、能源等七大主要行业,并成立对应的事业部,配置更加全面的研发、市场、技术支持和服务资源。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海康威视在行业解决方案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尤其在一些大型项目上,海康威视的综合竞争优势更加突出,2007青藏铁路、2008北京奥运、2009国庆大阅兵、2010上海世博会、2011大运会、2012“两会”安保系统、2013平安贵阳……海康威视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以公安行业为例,海康威视参与建设了一大批具有标杆意义的典型项目,一方面加深了对公安业务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实战中提升了公安行业平台软件的研发能力,使其在更多的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方面具有核心竞争优势。除了主攻七大主要行业外,海康威视还在其它行业进行尝试。
目前,海康威视的视频质量诊断、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已经成熟应用于金融、交通、监狱等方面;未来,海康威视将继续加大智能产品的发展与应用投入,而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也已在多地平安项目中付诸实践。针对物联网技术,在视频监控与整个大物联网及智慧城市对接应用等方面,海康威视也已投入专门的技术队伍开展相关的工作。
拓展渠道 挺进海外市场
郑一波告诉《天堂硅谷》杂志记者,除了持续不断地研发新产品、补充生产线,公司良好的渠道体系在实现“百亿海康”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了解,除了位于高新区(滨江)的总部之外,海康威视目前在中国大陆设有34家分子公司,海外设有14家分子公司,市场遍布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各地。2013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23%左右。
很多中国安防企业通过贴牌方式在海外市场运作,海康威视却做成了一个“特例”。自2007年开始,海康威视开始尝试经营自主品牌,期间历尽艰辛。很多人认为,OEM就能过得很滋润,何必去做自主品牌?更重要的是,一些在海外市场摸打滚爬了多年的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至今依旧没有机会融入主流市场。那么,安防企业是否有必要进行海外品牌化运作,时机是否成熟?
海康威视给出的答案是:中国安防企业需要走向海外,需要品牌化运作!数据显示,2013年,海康威视海外市场实现了高速增长,继续领跑中国安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