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电网投运后的长远效益同样引人注目。作为我国首条交流特高压工程起点所在地,山西省最先尝到了特高压拉动经济增长的甜头。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介绍说,研究表明,输电对山西GDP的贡献为输煤的6倍,输电的就业拉动效应为输煤的2倍。
2013年,依托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在内的跨区输电通道,山西外送电量793亿千瓦时,相当于向省外输送标煤约2400万吨,在全国排名第3位。随着国家将总规模1920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山西,晋北、晋中、晋东等大型煤电基地电源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跨区电网发展也传来利好消息,在国家即将批准建设的12条输电通道中,就包括起点位于山西的一条特高压直流及一条500千伏输电通道。可以预见,“煤转电”配合电力外送,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动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发展特高压电网在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同样显著。今年年初,随着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疆电外送”能力由200万千瓦增至1000万千瓦,年输电量由170亿千瓦时增至650亿千瓦时,相当于就地转换标准煤3100万吨。这可为新疆本地带来3万个就业岗位、创造近60亿元的新增经济总量,拉动GDP近1个百分点。
哈郑特高压工程的投运,对于受端河南来说,则意味着每年可多接收外电最大达450亿千瓦时,相当于2013年河南全省用电量的15%。“根据测算,在河南,1千瓦时电至少能够带动10元人民币的GDP。”国网河南电力发展策划部规划处处长傅光辉说。
今年年初,一则关于江苏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一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江苏是经济大省、能源小省,电力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作为四川水电直送江苏苏州的专线,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最大曾向苏州输电540万千瓦,相当于苏州网供最高负荷的四分之一,对苏州经济稳步回升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数据显示,1至4月,苏州全社会用电量3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8%,4月份第三产业用电增速更是达到10.13%,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可以说,特高压电网作为高效的能源配置平台,被寄予厚望,已经发挥出切实的成效,但显然,目前已经投运的五条特高压输电通道,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因此,列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包括特高压“四交四直”在内的12项工程的批准建设,将更好地释放特高压的作用,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