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美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公司近期在中国再次备受瞩目,根据多家媒体报道,该公司CEO马斯克4月22日提出在我国可以建设仅靠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独立于电网、实现24小时不间断充电服务的“超级充电站”,因其融入了电动汽车和太阳能这两大低碳话题,引发了媒体和民众的关注和兴趣。利用太阳能和储能装置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概念并非马斯克首创,在学术界其实并不新颖,已有不少相关研究。然而经笔者考证,特斯拉公司这种号称可以脱离电网运行的充电模式其实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太阳能能量密度低、不稳定、效率低等缺点带来的不便,仅仅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果,根本不能满足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笔者从技术层面上认为在目前阶段充电设施尤其是直流快充设施并网运行才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为了验证特斯拉公司目前在国内宣传的“超级充电站”脱离电网运行的可行性,其实只需对近日交付的上海特斯拉太阳能充电站进行简单估算。据报道,该充电站太阳能组件铺设面积约为150平方米,太阳能组件最高转化率为20.5%。上海全年光照辐射总量约1230kWh/m²,则可利用的全年光照辐射总量约为1230×80%≈980kWh/m²,那么以上特斯拉太阳能充电站每天可发电量约为(980×150)÷365×20.5%≈83kWh。因此,即使不考虑太阳能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在寿命期内逐年衰减的影响和作为光伏电源必须具备的储能损耗,该离网运行的太阳能充电站在极端理想情况下的发电量一天也仅够充满一辆电池容量为85kWh的特斯拉ModelS,或将2辆该车型电量从30%充到80%。这样的电量显然难以满足规模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必须寻求电网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