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Navigant日前发布报告指出,燃料汽车市场规模目前非常有限,2011年和2012年的发货量不足500辆,但这一行业正在加速商业化,有望在2015-2017年后出现爆发。预计2014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达到1000辆,随后呈几何级增长,到2030年超过200万辆。预计今年将有越来越多的氢燃料电池企业实现盈利,固定燃料电池部门的装机容量将超过200兆瓦。
美国FuelCellToday研究表示,燃料电池与氢技术逐渐开始流行,这依托于三股力量:首先,氢能源逐渐被能源组织视为一种重要的能源驻村方式。第二,各大电信企业开始逐渐对用燃料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开始感兴趣。最后是全球各大汽车厂的燃料电池汽车(FCEV)商业化带动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燃料电池概念潜力大
燃料电池虽然是中国新能源布局中的棋子,但政策上一直更加偏爱纯电动路线。虽然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新能源路线的选择上一直是配角,国无论是配套设施的发展还是技术发展均落后国际发达市场中国曾经积极推进了一些示范项目,但仍停留在“面子工程”的较多。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极低,未来提升空间广阔,随着新能源紧缺和环保压力的增加,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纯电动仍是我国选择的新能源汽车的最重要的发展路线,但随着国际燃料电池产业环境的逐渐成熟,迫于国内外能源和环保的压力,燃料电池在我国的能源战略地位将有望快速提高。
在技术上,中国燃料电池整体技术整体落后国外5年,但几年来我国的氢燃料电池相关研究和供应链体系也有了跟随式的快速发展从10年前的没有,到2005年申请21项但未获授权,再到2010年申请14项授权8项。有很多中国公司拥有燃料电池专利:大连新源动力有限公司专利数最多,专利总数超过200项;江苏中靖有限公司拥有6项专利;Horizon燃料电池技术公司也拥有其MEA专利。现在,我国的专利主要集中在流体循环控制装置,燃料电池制造和零部件。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中国氢气资源很丰富,相较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氢能是更稳定和易于储存的能源,最适合全部储存起来作为汽车燃料。虽然目前纯电动仍是我国选择的新能源汽车的最重要的发展路线,但随着国际燃料电池产业环境的逐渐成熟,迫于国内外能源和环保的压力,燃料电池在我国的能源战略地位将有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