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汽车行驶在从机场进入长沙城区的路上,高速公路两侧,一幢幢两三层楼高的乡村民居映入眼底。里夫金盯着车窗外,突然问记者:屋顶的那些蓝色的板子,是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装置吗?
当记者告诉他“那是太阳能热水器”时,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显得有些失望,他说:“如果这些建筑都装上太阳能的话,家里日常用电都可以解决的。”
里夫金来华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舆论旋风”
杰里米里夫金,著名趋势学家,美国华盛顿趋势基金会主席,风靡全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的作者。2013年9月,来华全程参加“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大讲堂”活动,在北京、青岛、长沙、石家庄进行了讲座和考察。里夫金的到来,在中国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舆论旋风”。实际上,在中国的两个星期内,里夫金讨论最多的就是太阳能问题。在他看来,中国简直就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太阳能宝库,如果中国人把这个宝库利用起来,将轻松领导人类社会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里夫金为代表的全球主流学者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论述。这个理论指出,人类经历了以蒸汽机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石油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未来25至50年时间内,将进入以新能源为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能源革命与互联网技术、新材料技术、3D打印技术结合,将实现“每个建筑都是一个发电厂”的梦想,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电力共享,从而彻底摈弃给地球带来温室气体和种种污染的化石能源,使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对未来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虽然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理论在欧洲已经被多个国家采用,但是在里夫金此次来华访问之前,国人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存在着一些争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里夫金来华后,中国主流舆论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争论之声鲜有耳闻。
争论之所以消弭,中国高层的公开表态和支持,是重要原因。
2013年两会刚过,在新华社播发的关于李克强总理的文章中,就披露了他一开始就高度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版,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的情况。此次里夫金在华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分别接见了里夫金。记者参加了这些接见,从这些领导同志的口中我们知道:中国要思考的是如何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而不是是否存在第三次工业革命。
汪洋指出,他赞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中国必将是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贡献最大的国家。万钢表示,人类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支撑,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全球现代化的大势所趋,创新驱动既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迫切需要政府及时转变职能。
在里夫金看来,之所以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思想能获得主流舆论的认可,最关键的,是从能源的角度分析这个世界。
里夫金对记者说:“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技术革命,但是仔细分析,只有能源来源及使用方式的根本性改变,才能整体上改变人类的经济社会面貌,才是根本的革命。”因此,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革命。在这个理念中,“分布式”是主要的关键词。
所谓分布式,就是改变过去能源供给集中生产、集中长距离输送、分散使用的状况,而是根据太阳能和风能的特点,实现每个建筑、每片适宜的土地都分散生产、就地使用。里夫金由此引申指出,这种分布式能源带来的经济民主、社会扁平化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德国成第三次工业革命先行者
实际上,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不只是理论的预测,在德国已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德国是目前世界上利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2012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占全部电力生产的比例达到25%。根据德国议会2011年通过的法律,到205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在全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达到80%甚至更高。德国的实践经验,给全球各国彻底抛弃化石能源,描绘了可供参考的范本,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