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9月13日早上5∶30,天刚蒙蒙亮,而海岸边却已人头攒动,喊声阵阵。“开始!”随着现场指挥人员的一声号令,世界首条±160千伏海底直流电缆在汕头南澳海域正式开始敷设了
“作为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9.3公里的海缆,将打通从汕头市澄海区莱芜终端场,到汕头南澳岛长山尾终端场的输电"大通道"。”广东电网公司汕头供电局副总工程师吕文胜告诉笔者,届时,南澳岛风电侧的两个换流站将实现与大陆电网侧换流站的连接,也就意味着南澳岛与大陆两侧间的直流功率输送将成为可能。
究竟这条具有世界意义的海缆是如何“入海”的,“通道”一旦打通后,这项集合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输电系统又将为广东智能电网建设带来哪些新的变化?笔者跟随广东电网汕头供电局相关工作人员走上了负责此次海缆敷设的大型施工船。
海缆敷设像“犁田播种”
昨日上午,乘坐狭窄颠簸的小船,在波浪涌动的海面上行驶了近半个小时后,笔者一行终于踏上了施工船。偌大的甲板上,施工人员紧盯着缓慢敷设入海的电缆。
“其实这个过程很有趣,敷设海缆就像犁田播种,用一个巨大的犁头再辅以犁头两侧的高压水枪冲刷,从海底划出一道3米深的海沟,然后就将海缆放进去就行了。”广东电网公司汕头供电局副总工程师吕文胜一边指着缓缓没入海面的电缆,一边向笔者介绍。
“很难想象,一艘近3000吨的施工船就如同一只巨大的螃蟹在海上横行。”吕文胜向笔者比划着。“通过一上午的紧张准备工作,下午3时左右开始敷设海缆,到下午6时已敷设了近1公里,每分钟能敷设9米,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期的速度。”但实际上,在海上施工的难度要远超于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