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因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能源问题的探讨贯穿了整个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目前,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走到尽头,我们即将步入一个“后碳”时代。要想产生新的工业革命,新通信技术必须和新能源体系结合,就像历史上的每次重大经济革新一样,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与融合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人将第三次工业革命定位为智能制造,也有一派将其归结为能源革命,无论哪种路径,可以肯定的是能源转型和创新已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和关键。
按照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模式来发展世界资源承受不了,中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需要进行大的调整,而能源革命的核心就在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过于粗放,没有充分考虑其负外部性和环境成本,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乃至地缘政治冲突。因此,能源革命不仅包含增加新能源投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也包含人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清洁生产和清洁消费。
就能源而言,中国的经济转型实际上也是一个能源替代的过程。未来,我国能源转型和发展将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和转型挑战:逐渐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将提升,电网作为基础能源配置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根据国家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紧迫性、重要性和战略性的要求,从生态文明建设、世界能源版图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等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新型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在眉睫。
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到的趋势相对应的是,目前欧盟各国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都把新能源和信息技术作为两大重点。从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决策中可以看出,以核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将持续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速度极可能大大超出预测,以智能电网、大规模储能电池为代表的配套技术的良好预期将进一步拉动新能源,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特别是奥巴马发起的“能源新政”及其“绿色产业革命”,对于美国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很可能起到与上世纪后半叶的“数字化革命”、“信息高速公路”同等重要的作用。
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2012年以来美国“能源独立”成为世界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已经改变了美国的能源前景,颠覆了“石油峰值论”,并带来了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改变世界能源版图。目前,美国页岩油产量已占石油产量的12%。这说明,尽管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创造力量是无限的,科技进步将大大提高对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能源革命需要更多的创新,而且是非同寻常、史无前例的创新。同时,这些创新从概念提出到最终应用,需要政府、企业和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以及在科技创新、行政改革、行业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化和协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