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一个多月前,家住北京市顺义区的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晓东,成为北京第二个安装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的人,他选择的方式是: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在徐晓东看来,分布式光伏并网,社会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而从事能源研究多年的徐晓东也敏感地发现:“如果分布式能源大规模并网,在目前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对电网造成较大冲击。”
“目前申请并网的用户只是一小部分,随着并网用户的增多,光伏、风电等作为不稳定的电源在并网的同时必定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作为北京市第二个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户,徐晓东掩饰不住自己的担忧。
徐晓东坦言,目前,分布式能源并网者并不需要承担保障电网平衡和安全的义务,只是在以用电客户的身份发电。徐晓东甚至提出,未来,分布式能源并网者既是电力用户又是电力提供者,就应该承担电网稳定运行的义务。
对于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关系,国家电网公司曾公开表示,从规划上看,未来大电网的发展与配电网、微电网的发展并行不悖。分布式电源对电网调度管理、安全管理是有挑战性的,但这一影响程度与分布式电源的规模有关,目前不会对大电网的安全造成威胁。
长远来看,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还存在技术难题。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坦承:“大量分布式光伏并网会给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和影响,主要涉及负荷预测、电源结构、电网扩展、电能质量、保护整定、频率控制、电压调节、供电可靠性等。”要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难题,还需从技术和标准两方面入手。
“在技术上,需要加快大容量远距离输电通道建设和智能电网建设,以大电网为依托,为我国分布式电源发展提供保障。”白建华说,“应尽快解决孤岛运行、带电安全生产等重大关键问题。”
在标准上,为解决分布式发电对系统带来的影响,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规范分布式发电的并网和运行,都明确了分布式发电的并网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编制完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企业标准,该标准与国外并网技术标准基本一致,考虑到我国部分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电压偏差、电能质量和孤岛运行方面的技术要求略低于国外技术标准。
“应结合《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并网检测、电能计量等技术措施,并尽快制定发布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国家标准。”白建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