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智能电表外,还有望形成一些新市场,例如,将电网改造成像互联网那样的“电网优化”、支持多种节能方法的“智能家电”、将纯电动汽车电池作为家用蓄电池使用的“V2H”(vehicle to home)、将智能家电的原理扩展至整栋住宅的“智能住宅”、将同一原理扩展至商业大厦的“智能大厦”等。英国能源研究所和德国西门子公司预测,在几年内,全球相关市场就会从目前的3.5万亿日元增长至4万亿日元。
使用了“英特尔产品”的风车是什么样?
看似与能源产业毫无关联的企业也有望开展相关业务,这是智能电网的一大特点。
美国英特尔公司认为智能电网蕴藏着巨大商机。英特尔使其开发的微处理器成了个人电脑的核心部件,并由此获得了巨额利润,该公司力争在智能电网领域也取得同样的成果。
比如,优化风力发电为英特尔开展业务创造了机会。风向和风力随时都会发生变化,随着风况的不同,风车承受的负荷会发生复杂变化。因此,英特尔目前正在开发通过实时掌握风况变化,自动调节风车角度及旋转阻力等的设备。
虽然发电设备会设置于经过风况调查,确认风车可良好运转的场所,但最终未必会获得预期效果。并且,遭遇强风后,桨叶可能破损。这样,发电量就会减少,投资收益率降低,而且还需要支付维修费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利用软件进行优化。
智能电网设备需要具备的性能与个人电脑部件等不同。比如,供电站、配电站进行监测及控制的设备所配备的处理器,要具备高度的耐热性,即使受到较强的电磁干扰,也不容许出现差错。这些都是英特尔要开发的新产品。
如果希望智能电网的作用和互联网相似,那么制定标准规格时也需要采用与互联网设计相似的思路。这主要包括消费者的支持、开放性、互用性、扩展性及灵活的架构(设计思想)等。并且,还要能够为发电站、大厦及家庭等所有生产、消耗能源的场所分配互联网协议(IP)地址,以及必须增强安全性。因为不能因病毒而发生停电。
智能电网实现互联网化后,为了追求新的市场价值,就会产生更多的业务机会。除了英特尔外,美国谷歌公司于2010年2月获得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批准,取得了电力交易权,也开始从事电力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