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输网平台上完善了数据通信网、调度交换网、行政交换网等业务网络,优化了同步、网管等支撑平台,通信系统在支撑电网运行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十二五”期间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国家电网公司骨干通信网运行模式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将面临着新一轮的创新实践,把“创新”作为“转型”的根本解决之道是今后电力通信网建设的主基调。运行模式的转变拟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网络运行管理,二是业务提供方式。
网络运行管理离不开组织结构优化、流程优化、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严谨的科研和全面的技术支持、优良的企业文化及实施运行维护改革等。为适应电网发展要求,通信运行管理机构应按业务种类和业务量的需求,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机构,实现按用户需求设置的“端到端”的组织模式,按照前台受理、后台技术支持、技术研发中心全面支撑3个维度实施全面的运行体系转型。
业务提供方式的转型是通过多网融合、多终端、多业务的融合和产业链的延伸,从过去单一提供语音业务转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由单一类型网络运行向全业务网运营转变,从而促使电力通信重新定位,从运行转向运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业务提供方式,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努力建立一种面向新环境的新颖运营模式,使通信运行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要求运行模式应坚持全方位、系统新及持续性,要求电力通信网具有更高的综合接入能力及实时性保障,具备更高的网络生存性及业务恢复能力,业务覆盖范围贯穿电网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业务提供手段进一步加强。
“十二五”期间,通过对传输网、业务网及支撑网的技术体制、组网结构和智能化管理手段的技术投入,是实现公司“三集五大”战略指导方针的坚强保障,是实现公司打造“一强三优”企业,贯彻落实公司“两个转变”方式,促进通信科研体系、建设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三者有效融合的最佳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通信网络整体规划理念将得到进一步转变。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服务于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光网络、无线宽带、物联网等新网络技术的引入,将使今后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因此,综合考虑电力生产调度、通信服务和企业信息化业务间的相互特征,使电力通信网逐步从面向业务管理到面向流量和用户管理方式过渡,在业务应用、网络技术、运行模式等方面的“转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