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述趋势分析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电力通信网络技术融合的主要内涵是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相互吸收并逐渐趋向一致,业务上相互渗透和交叉;网络层次上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严格保障业务服务质量。因此,规划人员首要的工作便是结合电网业务需求,确定完整、先进、统一、层次分明的新一代网络技术体系。这一体系从广义上分为业务层和网络传送层,狭义上可以自上而下细分为业务层、控制层、承载层、传送层、接入层和终端层6个层面。业务层应建立灵活、开放、融合、可信的业务提供平台,其中涉及API、融合业务平台等技术;控制层应形成业务、控制、承载分离的、统一的网络结构;承载层要建成统一的、可控能控的、多业务的IP承载平台;传送层将实现大容量、智能化和多业务的传送能力;接入层将实现低成本、多样化、无缝接入的宽带网络;终端网络层将实现多业务融合、个性化、智能、低成本的终端网络,包括家庭网络、融合终端、传感器网络等。
在电力通信网络技术转型过程中,网络新技术应用于网络的各个层面,其主要包括以ASON,OTN,OADM等为代表的智能光网络技术,以GM-PLS,PTN,EPON/GPON等为代表的新数据网技术,以OFDM/OFDMA为代表的无线宽带技术和基于Internet、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EPC(ElectronicProductCode,电子产品码)的物联网技术,他们将共同构建电力通信网的技术体系,通过对单域网络和多域网络控制平面建立模型、建立智能光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数据协议桥接TDM域和分组域、基于软件的动态QoS功能和流量控制、基于LTE技术的灵活的无线接入服务网,使今后的电力通信网的网络功能和网络效率得到发展,对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起到更好的技术支撑作用。因此,电力通信网络技术转型成为下一代网络建设的先决必然条件,应引起通信规划人员的关注。
运行模式转型
从电信行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来看,运营商正从新技术应用者的角色定位转变为新技术的创新者,技术研发部门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运营商积极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完善自身技术研发体制,重视针对不同业务运行模式的研究与改进,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和业务的可靠性,并与上游设备商和下游终端用户合作,以集成创新和产品创新为核心,迅速完善自身网络性能及新技术的更新,使其资产更加优良。
电力通信专网经历了长达30年的探索和实践,公司骨干传输网已经建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载波为辅,卫星通信作为应急备用,多种传输技术并存,覆盖国网、区域、省公司和国调直调厂站等通信节点。光纤传输网络形成跨区域骨干通信环网,公司至区域、省公司及国调直调厂站光纤电路覆盖率达到100%,重要业务节点之间实现双路由可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