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舒印彪:中国电网大规模接收可再生能源电能好过国外
我国电网大规模接收新能源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来听一下专业人士的回答。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的答案是:“中国电网大规模接收可再生能源电力能够比国外做得更好。(我们)不仅有信心,而且有技术能力。几年前,我们就预见到新能源革命的到来。在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但与国外电网不同,我国电网电源结构中气电、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比例低。“我们可以在调度统一管理、智能电网等技术方面弥补调峰不足的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同样可以比国外做得更好。”舒印彪说。
舒印彪举例称,中国5000多万千瓦风电装机集中在“三北”地区,调峰电源少、集中度高。在缺乏调峰能力的同时,中国风电利用小时数2000多小时,与西班牙相当。
我国提出2015年和2020年非化石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1.4%和15%的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是国家战略选择,电网则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载体。舒印彪的答案更像是一个宣言和承诺。
国家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利用量4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9.5%以上。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争取达到总发电量的20%以上。
我国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与东部消费市场逆向分布,窝电、弃风等现象显著。数据显示,风电发电量只占全国发电量1.5%,但在内蒙、东北、酒泉却有15%-20%的弃风,造成宝贵的清洁能源白白浪费。
这种格局下,清洁电力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消纳,配套长输电网线路是方案之一。但对于电网建设的争议也始终存在,到底是“近输煤、远输电”,还是“近输电、远输煤”,是否需要建设特高压线路,始终没有定论。
这样的争议也是电网规划、电力规划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10月29日,前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撰文支持交流特高压线路。在技术安全基础上,赞成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
张国宝:特高压和三华同步电网通过实践检验
电力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国从改革开放前只有220千伏交流输电(西北网有330千伏输电线路),发展到500千伏交流,±500千伏直流输电。近年又提出了±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并且还列入了科技中长期规划,建成了云广、向上(向家坝至上海奉贤)±800千伏直流和晋东南至湖北荆门的10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但是要不要采用1000千伏交流线路却争议不断,为寻找有利于本方意见的证据可以说已经“挖地三尺”,能说的都说了。我一开始就接手了这种争议。反对者最初也是从交流特高压是否安全入手。他们曾列举出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曾使用石墨炸弹,导致科索沃电网瘫痪,因此以战争起来易被石墨炸弹摧毁为由反对特高压,甚至有人到军事科学院求证,希望得到军方的支持。但是这一论据显然经不住推敲,很难使人同意这种观点。因为石墨炸弹摧毁电网的原理是从飞机上投掷炸弹中的石墨丝是导电的,挂在电线上后造成短路,从而使电网破坏。但是这一原理对电网的电压等级是没有选择性的,科索沃没有高压电网,低压电网照样会被摧毁,即使不建特高压,只有500千伏电网,其影响也是一样的。战争中即使不针对电网,电厂同样可以成为轰炸目标,防止这一问题不是建什么电压等级的问题,而是如何防空,获得空中优势的另一范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