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大电网+集团化 极大推动跨区消纳清洁能源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2/10/22 17:10:58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翻开中国地图,黄河、长江如两条玉带,横跨东西。千百年来,大河边的人们“靠水吃水”,繁衍生息;而两条大河也滋润着沿岸的土地、哺育着沿岸的人民。

如今,因为一项重大技术进步,“不靠水”的人们直接也得到了两条大河的润泽:通过跨区跨省电力交易,今年夏天,长江、黄河流域的来水转化成电能,被顺利外送出去,清洁能源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消纳,服务社会。

做好这件事并不容易。“现在看,如果没有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和大电网互联,没有国家电网公司的集团化运作,想要达到现在的效果,真的很难。”国家电网电力交易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说。

大电网优势完全显现

今年,老天给了人们一个大大的意外:汛期以来,长江、黄河等主要流域相继出现持续强降雨,导致长江中上游来水偏丰3成,其中四川地区来水比多年均值偏丰5成,黄河上游来水偏丰6成,龙羊峡水库日均入库流量比去年多1倍以上。

“水电是清洁能源,来水这么多,我们当然希望能多发一些电,促进节能减排。因此,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我们的跨区跨省交易工作的主旋律就是消纳富余水电。”国家电网电力交易中心交易处副处长周琳说,“但是,集中出现的降水也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出了很多难题。”

第一个难题在四川。往年丰水期,四川都是电力富余省份,需要将富余的水电外送出去。在今年来水偏多的情况下,四川水电发电量更甚以往,水电外送压力更大。

第二个难题在长江中游地区。随着降水增多,湖南、重庆、江西等地也出现水电大发状况,主要水电厂甚至一度全部满发。上述省份原本是四川水电的重要受端,这些地区的水电大发,进一步加剧了消纳四川水电的难度。

第三个难题出现在青海。7月下旬起,黄河流域出现集中来水,一下子使得全年外购电的青海,在一个月内富余了20多亿千瓦时水电。

据国家电网公司统计,截至10月初,公司区域内水力发电403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61%。水电大发,加上今年用电需求趋缓,水电消纳遇到了不少困难。

但是,借助特高压等跨区输送通道和大电网互联优势,上述难题迎刃而解。

9月26日,已临近中秋节、国庆节,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内却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交易结算处的尹利君每天上班时,脸上都有掩藏不住的喜意。“截至9月底,四川水电外送已经达到20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近80%。这一数字,也比原计划的全年水电外送量多出近一半。”尹利君说,“能取得这样好的成果,特高压等跨区输送通道、大电网互联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根据四川省电力公司统计,7月投运的特高压锦苏线,在3个月内向华东地区输送水电超过12亿千瓦时;特高压复奉线向上海输送超过71亿千瓦时;通过±500千伏德宝直流线路,向陕西外送水电28亿千瓦时;通过川渝通道向湖北输电82亿千瓦时,其中24亿千瓦时通过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输送到华北地区。

“我们统计了一下,四川水电外送最大功率达到1100万千瓦,相当于全省一半电力都被送出去了。”尹利君说,“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感到振奋和喜悦。”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