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
电价涨5%还用得起吗
“10年前我们公司的产值是1亿元,当时电费是70-80万元/年,现在产值只翻了一倍多一点,电费涨到了400万元/年,也就是产值增加了一倍,电价已经增加了四到五倍。”听到中电联提出的涨法,浙江桐乡一家热水器制造企业老总昨天对记者诉苦。
“经过上一轮上调销售电价,调整前公司每月电费支出大概是40万元,每度提高了3分钱,每年光电费支出就净增加20万元。”某年营业额约为8000万元的纺织企业相关人士也表示。
按照记者采访到的估计结果,假设一家企业的工业利益率在6%左右,5%左右的电价涨幅将令企业蒙受15%-20%的利润损失。“这是一个大概均值,因为发电成本不一样,各地的销售电价本身就不统一,如果是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或者是大量坑口电厂的地区,受到的电价上涨辐射作用会小一些。”一位地方供电局调度中心副主任解释道。
一家磨料企业负责人则估算,由于在磨料生产成本中占据很大份额,电价只要上调0.14元,每吨刚玉成本就会相应增加400-500元。“现在国家把抗通胀放在重要位置,电价上涨的负担要想传导给终端很困难,所以大部分都是由企业自己的财务平衡来消化。”他的表态同样颇有些无奈。
相比对电力依赖度较大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似乎对涨价并不需要那么敏感,但记者注意到,由于执行的是最高电价,所以商业企业的反应也相当激烈。据悉,虽然商业客户的电费比重一般不超过15%,有些企业的电费比重甚至只有1%,但商业用电的电价却远远高于工业电价和居民电价,高达平均销售电价的175.5%,而工业和居民电价都在100%以下。
电价涨5%就会牵一发动全身,更何况每年涨5%?不过,也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中电联的建议只能是建议,是否坐实涨价还牵扯到多种博弈。“中电联是电监会对口主管,电监会虽是正部级事业单位,但国务院将是将电价管理授权给了发改委,只能保留提出电价调整意见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