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混合动力方面,突破混合动力汽车关键技术,深化发动机控制技术研究,解决动力源工作状态切换和动态协调控制,以及能源优化管理,掌握整车故障诊断技术,进一步提高整车的可靠性耐久性性价比,开发出高性价比具有市场竞争力可大规模产业化的混合动力汽车系列产品。
深度混合动力方面,突破混合动力系统构型技术,能量管理协调控制技术,开发深度混合动力新构型。开发出高性价比可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深度混合动力轿车和商用车产品。
2.纯电动汽车(含插电式电动汽车)以小型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作为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突破口,开发纯电动小型轿车系列产品(包括增程式),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开展公共服务领域纯电动商用车并大规模商业示范推广;加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研发力度,开发系列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商用车系列产品。
小型纯电动汽车方面,针对大规模商业化示范需求,开发系列化特色纯电驱动车型及其能源供给系统,并探索新型商业化模式。实现小型纯电动汽车(含增程式)关键技术突破,重点掌握电气系统集成动力系统匹配和整车热-电综合管理等技术。开发出舒适安全性价比高的小型纯电动轿车系列产品。
纯电动商用车方面,重点研究整车NVH轻量化热管理故障诊断容错控制与电磁兼容及电安全技术。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掌握插电式混合动力构型及专用发动机系统研发技术;突破高效机电耦合技术轻量化热管理故障诊断容错控制与电磁兼容技术电安全技术;开发出高性价比可满足大规模商业化示范需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和商用车系列产品。
3.以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下一代纯电驱动汽车集成下一代高性能电机与电池系统,突破下一代高性能新型纯电动轿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关键技术,到2015年左右,完成下一代高性能纯电驱动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完成纯电驱动轿车和下一代高性能大型纯电动客车整车产品开发,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面向高端前沿技术突破需求,基于高功率密度长寿命高可靠性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突破新型氢-电-结构耦合安全性等关键技术,攻克适应氢能源供给的新型全电气化底盘驱动系统平台技术,研制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燃料电池轿车和客车,并进行示范考核;掌握车载供氢系统技术,实现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掌握下一代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平台技术,研制下一代燃料电池轿车和客车产品,并进行运行考核。
(三)“三大平台”公共技术与应用开发
1.标准检测与数据平台实现以纯电驱动汽车及其配套充/换电技术标准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标准突破,在技术规范基础上研究提出100项以上国家级技术标准;攻克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重要元器件关键材料以及充电加氢装备与基础设施系统测试评价等一系列测试技术,逐步建成8个整车测试基地15个关键零部件测试基地;深入开展技术分析技术对标,建立电动汽车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数据库和共享平台。
在技术标准领域,深入研究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最新趋势,制定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战略,形成我国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标准法规体系。研究制定和完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充电通讯协议充电机技术标准充电站设计规范,以及电池尺寸电池更换用电池箱谱系化等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和完善小型纯电动汽车的定义和技术条件标准,各类电动汽车(尤其是小型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深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标准,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规格型号系列型谱等重要标准,为大规模示范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标准法规支持;着力开展电动汽车创新技术领域的标准法规和技术规范研究制定,开展我国电动汽车行驶工况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完善,加强技术法规国际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