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记者昨天来到家住静海县团泊镇茗珠小区的曹大爷家,他是从孟家房子村还迁来的,老伴儿去世早,儿子在外打工,交电费一直是难题。智能农网建成后,小区内设了24小时自动互助营业厅,可以直接办理缴费业务,而且系统自带的视频图像还能教他如何使用,“没想到俺们农村还有这样高科技的设备,真是方便。”曹大爷高兴地说。
截至昨天,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行,静海农网智能化试点项目各项指标运转良好,老城区、新建小城镇、农村三种典型智能电网运行模式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示范效益。
静海是全国三个农网智能化项目建设试点之一,自2010年开始施工,工程在静海城区建设了由6条10千伏线路组成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团泊示范小城镇建设了包括2条10千伏电缆、2条10千伏架空线路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满井子村建设了2条架空线路手拉手供电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完成了120个智能配电台区的建设任务。
天津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农网智能化项目已经在试点范围内安装了82000块智能电表。对于广大农民客户来说能够体验到用电、买电的便捷,使农民用上“放心电”。从长远来看,智能电网能够实现的一切功能,农民客户都能通过智能农网来实现。
而对于电力部门,智能农网的普及,将有效提升电网的管理水平。据了解,实施配电台区智能化建设后,提高供电质量,可以极大降低台区线损,已经建成的120个台区每年可减少损失180万元。用户信息采集试点区域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后,每年可有效减少人员和交通成本3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