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日前,德国宣布将于2022年前关闭国内所有核电站,成为首个不再使用核能的主要工业国家。
德国共有17座核电站。按照由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和执政伙伴自由民主党三党领导层达成的最新时间表,德国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被暂时关闭的7座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核电站将永久性停运,其余的10座核电站原则上都将于2021年前关闭,但其中3座核电站可能将在新能源无法满足用电需求的情况下“超期服役”一年。
核电存废在德国一直是敏感话题。一方面,由于担心核电安全问题,多数德国民众支持关闭核电站;另一方面,目前德国用电总量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核电。对可再生能源的预期发电量是否足以弥补关闭所有核电站造成的电力短缺,决策者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事实是,近年来,德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德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律法规涵盖了供电、采暖、交通、建筑等各个领域,并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目标和任务。如供电领域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至少达到35%,2050年达到80%。同期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从18%提高到60%。《生物燃料配额法》规定,为实现交通领域的减排目标,必须利用生物燃料达到一定比例。
同时,德国根据新情况和新变化及时调整法律法规。在近年的立法或修订中,所有和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都设立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条款。比如,德国近年修订和推出《建筑节能法》,规定新建筑不再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强制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太阳能、地热),政府每年拿出5亿欧元支持存量建筑物节能改造。
法律法规由各个联邦州具体落实。为此,各州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国家层面的“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从1999年1月起实施,政府提供总计约5.1亿欧元的财政预算。
以柏林为例,市政府与柏林伙伴公司合作,为50万座大楼的屋顶是否适合利用太阳能做出测算和分析。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通过相关网站的三维地图,用不同颜色标识,可清晰显示每个建筑屋顶是否适合建造太阳能,该楼的最大太阳能装置面积以及需要多少投资等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