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讯:江苏光伏产业链齐全,近年来光伏产业发展迅猛。截至9月底,省内光伏发电装机达5409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4280万千瓦,占比超过79%,年初以来月均增量超过150万千瓦。
2023年以来,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结合江苏电网发展实际,聚焦服务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储能等领域,攻关关键技术,推动新能源电量就地就近消纳和高效利用。
精准预测开发规模及发电出力
为分布式光伏电量消纳提供服务
引入事前预判技术手段是做好新能源电量消纳的一项重要举措。10月9日,江苏电科院员工通过分布式光伏资源开发配置平台测算苏北、苏中、苏南不同地区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的未来开发规模,结合当前配电网架承载能力,查找农村区域电网设备薄弱环节,为供电公司提供网架补强指导,科学引导分布式光伏友好接入与高效消纳。
5月,江苏电科院采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建成我国首个分布式光伏资源开发配置平台。该平台可精准识别并评估全省现有建筑屋顶资源,分类筛选并测算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可开发规模。同时,江苏电科院还将全省95个县(市、区)划分为1200余个供电网格,利用平台对各个网格逐一开展光伏承载力仿真分析,定位了2000余个可能出现的电网薄弱点。供电公司据此开展分批治理,进一步筑牢网架。
光伏发电出力的精准预测对电量消纳也至关重要。3月,江苏电科院自主研发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超短期预测功能模块在江苏电网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系统应用,实现了对县域级低压分布式光伏未来10小时出力的超短期预测。至此,该院建成覆盖低压分布式光伏的实时出力推算、短期出力预测以及超短期出力预测体系,为主配微协同调度中的日前平衡计划、日内平衡调整提供支撑,促进分布式光伏电量就近消纳。
研发移相器协调控制装置
助力新能源电量高效消纳
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是新能源电量消纳的重要保障。宝应县92%的风、光新能源电源位于东部县郊,而55%的用电负荷集中在该县西部。2023年7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宝应县为试点,在县城西部的220千伏安宜变电站和东部的220千伏平安变电站的110千伏联络线上加装1台输电移相器,实现了对电能流动方向的智能控制,建成我国首个输电移相器工程。
与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统一潮流控制器等潮流控制装置不同,移相器需通过有载分接开关档位切换来调节有功功率。为此,江苏电科院攻克了移相器离散调节型最优档位决策、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功率自动控制、多运行工况自适应合解环等难题,研发移相器协调控制装置。该装置具备电网自适应合闸控制、设备重载自动控制、新能源功率倒送自动控制等功能,能够根据220千伏平安、安宜变电站主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实现移相器智能运行,调节联络线输送功率。
该工程投运一年来,累计将2.6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输送至宝应县县城负荷中心,有效促进电量就地消纳。
此外,江苏电科院还通过设备入网质量管控、系统联调试验、全过程技术监督等措施,支撑国网江苏电力于4月建成我国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200千伏扬州—镇江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在扬州光伏大发时,利用直流的灵活可控优势,将电量调用至镇江,助力消纳扬州新能源富集地区电量。
为电站参与电网调节调用提供参考
新型储能在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江苏电网侧新型储能规模达486.9万千瓦,电源侧新型储能规模达13.4万千瓦。保障新型储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做好实时监测和分析。
2023年以来,江苏电科院在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储能电站调峰能力认定,先后攻克了时序数据处理、异构数据统一化等技术难题,研发江苏新型储能电站运行分析系统。系统于8月上线,实现对全省63座电源侧和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运行情况的数字化管控,为储能电站参与电网调节调用提供了参考,助力电力保供与新能源电量消纳。
盐城大丰港有大量工厂厂房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2023年以来,江苏电科院攻克分布式储能构网难题,研发风光储一体构网装置。装置可实时监测并网点电压,根据配电自动化主站反馈的线路运行情况,调整储能及新能源发电机组运行策略。该装置还在扬中电网应用,有效提升了用户侧供电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