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讯:参加某发电集团的虚拟电厂项目研讨,在开局阶段的美好未来畅想之后,进入到实质性讨论阶段,核心问题是:
虚拟电厂搞什么?怎么搞?
最后的结论是:
搞储能,搞投资。
(来源: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
从信息流的角度看,集中发电环节与电力负荷之间,隔了整个电网,所以发电企业天然对负荷侧业务不熟悉。
发电集团看待作为负荷侧业务之一的虚拟电厂,自然落到关键词"投资建设"。
虚拟电厂能投资的资源,最主要的就是储能,还有充电桩。
个人认为这是虚拟电厂概念的"异化",就是把负荷侧综合资源的开发和运营,按照发电企业的思维,
异化为负荷侧储能项目投资。
从中国虚拟电厂的初衷来看,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目标是:用负荷侧的可调节能力,对冲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发电导致源侧间歇性、波动性的风险。
而负荷侧的可调节能力,最主要还是负荷本身,而不是储能。
我们从两个维度去分析工商业储能的定位:
1、虚拟电厂的资源比例问题
储能,尤其是电化学形态的工商业储能,只是虚拟电厂资源池里占比很小的一部分资源,个人认为,工商业储能可能只占虚拟电厂总体资源的10%~20%左右。
80%以上的主要的资源还是来自于:
灵活性负荷。
比如国网各省公司自建的虚拟电厂项目,主要以商业空调负荷的聚合调控为主,其目标一般为网侧年度最大负荷的3-5%。
那为什么工商业储能无法作为削峰填谷应用的主力资源呢?
这就带来第二个维度:
2、虚拟电厂的成本-定价问题
因为在虚拟电厂相关的交易市场里,工商业储能的价格无法与别的资源竞争,从本质上说:
工商业储能并不具备虚拟电厂资源的定价权
最主要的是下游各类灵活性负荷资源,有相当数量的负荷可以以很低的价格实现削峰填谷。
同时上游的发电企业也能以煤电灵活性机组、燃机、水电、源侧配储,加上网侧配储等手段,参与削峰填谷。
可以这样说,在现货出清的环节,工商业储能构建的虚拟电厂,并不可能对现货价格有太多的决定权,所以决定了它只能被动的接受价格。
而灵活性负荷开发成本VS火电灵活性机组的边际微增成本,将决定虚拟电厂资源的交易价格。
所以,个人认为,虚拟电厂最关键的内容,不是去建设所谓的“虚拟电厂平台”,也不是大开大合的投资工商业储能,而是对负荷资源的开发。
就像房地产最难的环节,是拆迁征地。
负荷资源的开发,也是电网企业头疼的问题。
虚拟电厂的资源池,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论可调节资源,比如电网以最大负荷3%为目标,接入了大量的商用空调负荷,并且“理论上”具备了控制手段,构建了资源池。
另一类是实际可调节资源,也就是真的需要价格响应或者需求响应时,实际可被调度的负荷“入力”(或者叫虚拟电厂的出力),这个资源的调度是需要客户理解并充分同意的。
从空调负荷聚合为主的虚拟电厂实际响应效果来看,则是: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对发电企业来说,通向负荷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困难重重,因为需要解决是表后服务。
国网公司的最新战略“供电+能效”,这个“能效”的内涵就是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但是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国网还是南网,受制于其内部的体制机制,很难解决解决“能效”服务的落地。
围绕负荷管理和负荷侧资源的综合运营,本质上不是电网运营商的强项,而是更像互联网的“内容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得流量者得天下,而流量必须依靠内容获得,中国移动建了无数的5G基站,内容业务还是干不过微信。
能源互联网时代是得负荷者得天下,以负荷为主的负荷侧资源的聚合,也必须通过内容服务获得,这就是老生常谈的“综合能源服务”。
所以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建了无数的储能站,或者“建设”了无数的虚拟电厂项目,也不可能获得负荷的流量。
因为基于内容的流量,不是建设出来的。
道理是类似的,困境也是类似的。
当年中国移动内部也有讨论,坐视微信做大而没有及时掐死,是不是一个战略失误?
当然,中国移动即使掐死了微信,自己的体系里也永远长不出一个微信出来。
对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来说,能效服务,就是另一个微信。
这就是创新者的悖论。
创新不易,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