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讯:6月20日,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邯郸市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完善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统计调查制度,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数字化水平。加快农村电网数字化改造,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原文如下: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邯郸市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市对口各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邯郸市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邯郸市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
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冀政办字〔2023〕13号)精神,加快邯郸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行动目标
抢抓数字化变革新机遇,把数字河北建设作为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拓展发展新空间,融入发展新格局,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20000个以上,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到100%;全面建成千兆5G移动网络和千兆光纤宽带网络,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9700Gbps,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超过70%,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移动网络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0Mbps。全市政务云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形成“一片云、两张网”管理模式。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家,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指数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梯队;钢铁、化工、装备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到2027年,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22000个,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99%,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98%。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30家。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数字化变革成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重点任务
(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高速智能信息网络建设
(1)加快5G网络深度覆盖。推进5G网络进社区、进企业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推进交通系统5G信号全覆盖,在制造业、医疗、工业园区等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推进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低频5G网络有效覆盖,在制造业、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虚拟专网标杆。到2025年,行业虚拟专网达到50个以上,5G网络覆盖面和建设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2)加快千兆光纤网络建设。积极参与全省“千兆城市”、双千兆示范园区创建和评价,推动千兆光纤网在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万兆入企、万兆入园。到2025年,实现城镇及以上区域千兆网络全覆盖。
(3)加快IPv6升级改造。完成云服务平台、内容分发网络(CDN)、数据中心、域名解析系统的IPv6改造,推动终端设备IPv6升级,探索IPv6在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融合应用。到2025年,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70%。
(以上工作由市通信发展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骨干高校和人工智能优势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开发平台、应用性支撑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5G、超高清视频、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责任单位:市通信发展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
3.融合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开展智慧公路、智慧民航等融合基础设施试点建设工作,推动“数字魏县”、丛台区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全省影响力的5G典型应用示范场景。(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通信发展办,魏县、丛台区政府)
(二)信息智能产业发展方面
1.关键技术攻关及转化。在电子信息材料、信息安全设备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一批标杆性、示范性企业。推进创新平台提质提效,支持信息智能骨干企业牵头组建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
2.数字化市场主体培育。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物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培育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数字化企业,支持我市数字化企业做大做强。招引国内外数字化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我市投资。(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
3.推进半导体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依托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大电子特气等基础材料产业规模,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35亿元,在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肥乡区等地形成电子特气产业集聚高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有关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4.推进大数据产业延伸。谋划建设行业大数据中心,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进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可视化和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引进培育数据开发、硬件制造企业,发展基于服务器、存储设备、温控系统以及数据采集、标注存储等上下游产业协同的大数据产业链。推动大数据在工业、农业、交通、电力等领域创新应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
5.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引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数字化软件企业,突破工业软件等关键基础技术,推动重点产品实现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加快集成适配和迭代优化,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推进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软件信息服务与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电子商务等领域融合发展。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45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
6.打造前沿产业。加强与京津和省内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开展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探索搭建人工智能应用性支撑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培育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新型人工智能终端产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
(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
1.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进企业级、行业级、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支持各主导产业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推动“万企上云”,对接河北省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云服务商丰富企业上云产品内容,建立完善企业上云本地化服务体系,鼓励制造业企业将基础设施、平台系统、业务应用、产品设备、制造能力和资源向云端迁移。到2025年,争创5G全连接工厂标杆省级示范3个以上,上云企业突破10000家。(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发展办)
2.数字化支撑能力提升。加快智能化改造,加大智能制造优秀应用场景、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广应用力度,在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推行流程型智能制造,支持装备行业开展离散型智能制造。在机械、汽车、服装等行业推广网络协同设计、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新模式,在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推行“互联网+供应链”管理模式,培育形成1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案例。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2%。(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数字化新模式培育。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由单纯提供设备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等转变,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业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数字化服务商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数字化转型“工业诊所”,全覆盖开展特色产业集群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诊断。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积极参与“冀优千品”河北制造网上行活动,集中展示推介100个河北知名工业品牌和100个名优工业产品,开展“总裁带货”工业品网络直卖活动。到2025年,工业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60%。(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方面
1.推进农业生产智慧化
(1)发展智慧种业。推动智能生物育种应用,参与应用省级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共享服务、农作物种子管理平台,培育1家以上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2)推动粮食生产管理数字化应用。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和智能化转型,参与建设并利用好省级粮食作物生产全过程、发展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服务应用平台,高效利用农情监测平台和数字化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指导粮食生产,逐步实现粮食生产、经营和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和便捷化。
(3)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推进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对接省级智慧农业数字化应用平台,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等高端农业。到2025年,建成8个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创新应用示范区。
(4)加快智能农机装备应用。依托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研发等项目实施和农机化发展需要,推广智能农机应用,升级改造农机装备,按需加装北斗导航、远程运维、无人驾驶系统、高精度自动作业等设备,配套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装备,实现耕整地、播种、施肥、施药、收获等过程精准作业。
(以上工作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2.“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每年扶持一批鲜活农产品网上营销、社区直销示范项目,鼓励引导市内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电商平台对接合作,建立产销衔接服务平台,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个性化”网络定制和集团定制。到2025年,全市建设淘宝村3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
3.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拓展数字支撑应用场景,实施农业农村大数据工程,推进农业种质、农业机械、畜禽养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数据资源采集,利用好省市复用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统计和汇总农业农村行业数据,助力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智慧分析预测模型集群,推动涉农数据要素有效流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协总会)
4.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持续优化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巩固行政村光纤宽带通达、4G信号覆盖成效,推进5G网络向行政村延伸,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商务、民政、邮政管理、供销等部门农村信息服务站点整合。完善农村公路基础数据统计调查制度,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数字化水平。加快农村电网数字化改造,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升乡村综合治理信息化水平,打造基层治理“一张网”,建立专职网格队伍,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深入推进乡村“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化农村社保与就业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到2025年,全市培育建设1个数字乡村示范县,每个县(市、区)培育建设1个数字乡村示范乡镇。(责任单位:市通信发展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邯郸供电公司、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网信办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
(五)数字社会建设方面
1.智慧医疗示范。利用好实用共享、互联互通的省、市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京津冀医疗互认网络建设。建立医防协同、联防联控的综合监测系统和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响应机制,提升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拓展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高卫生健康服务均等化与可及性。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提升医院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水平,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效率。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发展,鼓励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丰富新兴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场景。到2025年,至少建设5家互联网医院,建成一批医学人工智能、医疗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在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广5G智慧医疗应用。(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发展办、市发展改革委等市有关单位)
2.智慧教育示范。推进教育数字化,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施“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动课堂模式变革,积极发展新技术支持下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推广智慧教育,实现教学决策、资源推送、交流互动、评价反馈智能化。持续开展教育数据治理,汇聚教育数据资产,推进教育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到2025年,对接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互联互通的“冀教云”综合服务大平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3.智慧文旅示范。加快推进5A景区、重点4A景区、重点公共文化场馆等区域的5G网络、无线网络的稳定覆盖。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推动智能装备、大数据、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新装备在文旅资源保护、历史文化展示、旅游沉浸体验等创新应用。整合全域旅游、乡村旅游、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数据资源,对接全省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产品库群。到2025年,全市4A级以上景区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全面普及应用。(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六)数字政府创新发展方面
1.基础支撑能力提升。建设完善市级政务云平台,按照按需扩容的原则,逐步对服务器、存储、云平台软件等设备和系统进行扩建,推动不具备规模效应的部门数据中心逐步向市政务云迁移。建设政务云灾备体系、云安全资源池,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加快推进各级各单位非涉密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整合迁移,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备份中心,提升电子政务外网带宽,实现纵向千兆到县、百兆到乡村,横向覆盖市、县机关单位。到2025年,全市政务云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形成“一片云、两张网”管理模式。(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网信办、市行政审批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
2.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依托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开展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归集治理和分析应用。按照省统一部署要求,编制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实现政务数据“按需共享、统一流转、随时调用”,全力释放政务数据价值。推进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在我市共享共用,根据实际需求推进投资项目、涉企涉税、市场监管等政务数据交换共享。(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等市有关单位)
3.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提升。建设升级宏观经济、市场监管、公共安全、基层治理、应急管理、政务服务等一批覆盖政府履职关键领域的数字化系统。加快建设数字机关,建立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优化完善“互联网+督查”机制,完善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政民交互平台和政务新媒体监管平台数字化建设,构建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形成整体联动、同频共振的政策信息传播格局。依托省、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冀时办”,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掌上办”和“一件事一次办”。深入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智慧安防社区建设,实施社会应急管理大数据工程,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除不宜网办事项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全流程网上办理。(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民政局等市有关单位)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落实。各级各单位在分析本辖区、本单位、本行业数字化建设方面短板不足的基础上,按照本方案研究制定具体行动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补齐短板,将工作措施细化实化。(责任单位:市通信发展办、市委网信办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南新区管委会)
(二)强化政策支持。支持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示范,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对重大数字化产业项目支持依规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充分利用河北产业投资基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省科技创业投资和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统筹用好中央补助资金、省级财政资金、政府专项债券,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投资等方式快速扩张规模,成为行业旗舰。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融资。依托各项人才工程,加大数字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责任单位:市通信发展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等市有关单位)
(三)强化安全保障。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增强数据资源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层面积极对接全省统一、协同联动的安全运维机制,增强网络安全态势分析与预测能力。定期对全市党政机关网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开展安全可控的远程技术渗透测评,提高信息系统的抗攻击能力。(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等市有关单位)
(四)培育数字生态。积极与省对接沟通,探索建立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和评估评价体系。支持重点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积极承办全国性的展会、论坛、研讨会等活动。积极培育本地优势潜力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配套企业,大幅提高本地化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全市干部群众数字素养,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网信办等市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