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降成本势在必行
看龙头各显神通
短期与中期两方面因素驱动下,动力电池降成本刻不容缓:
短期:补贴退坡敦促全产业链降成本,动力电池环节首当其冲,率先实现成本下降的企业将在下一轮退坡中占得先机
中期:实现“油电平价”需电池价格降至1元/WH以下,目前国内1.6元/WH左右价格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2020年长期规划明确,龙头企业全力降本:
日本、美国与中国均提出到2020年实现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与成本的大幅下降,中国目标为1元/WH;
产业界龙头目标更为激进,特斯拉、通用与大众纷纷宣布降成本计划,2020年目标最低低至93美元/KWH。
2.1、短期因素:补贴退坡敦促电池降本
补贴退坡敦促全产业降成本,动力电池首当其冲。2016年12月30日,新版补贴政策正式落地,乘用车、专用车补贴退坡20%,客车退坡30%-50%。此外国补与地方补贴配比普遍由此前1:1下调至1:0.5,整体补贴退坡幅度较大。补贴下调使得动力电池环节首先受到冲击,一季度销售价格下滑明显,对毛利率造成一定冲击,电池企业短期内压缩成本的意愿十分强烈。此外,新一轮补贴退坡将在2019年到来,率先实现降成本的电池企业将在一年半后的再次退坡中占得先机。
2.2、长期因素:实现“油电平价”仍需大幅降本
根据测算,动力电池价格在100美元/KWh附近时,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竞争焦点就将转变为其他制造成本方面,即实现油电平价,进而电动汽车才能脱离补贴与燃油车竞争。目前日韩电池龙头价格已从10年前的1000美元/KWh以上降至250-300美元/kWh,距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近,但进一步降本的难度变得更大。
2.3、政策目标:中国计划2020年电池成本降至1元/WH
结合各国颁布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来看,到2020年将实现电池性能的大幅提升与成本大幅下降。各国拟定的系统比能量目标值普遍集中在200-250kg/wh之间,中国颁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Wh/kg,系统比能量达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大致相当于150美元/kwh。日本在100美元/kwh,美国要求是90-125美元/kwh,欧洲是120美元/kwh,与油电平价目标的100美元/WH均十分接近,亦即各国政策要求到2020年左右电动汽车要实现和燃油车相近的性价比水平。
2.4、产业目标:国际巨头全力降本
从产业界角度来看,各家巨头不遗余力专注降本。特斯拉提出其超级工厂投产将使得电池成本降低35%,从一开始的“成本低于190美元/千瓦时”直降至“不足125美元/千瓦时”。大众计划将其电池采购成本由2016年的180美元/KWH压缩48%至2020年的93美元/KWH,其中制造与模组成本压缩一半,材料成本压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