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与‘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将在互联互通、能源安全、经贸往来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形成强力支撑,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赋予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说。
全球能源互联网具备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将能源远距离地在国与国、区域与区域、洲际与洲际之间安全、高效、清洁地传输,进而统筹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并且,从基础项目的设计到施工建设、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筹措等方面,全球能源互联网拥有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潜力。
中巴经济走廊中,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承担着一个重要的能源项目。根据2015年4月20日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将以BOOT模式(建设、拥有、运行、移交)投资建设巴基斯坦境内输变电项目。项目已纳入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优先实施项目清单。
目前,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推进中巴电力联网工程,将新疆的电能送入巴基斯坦,解决当地严重缺电问题,同时带动当地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促进两国实现经济、能源和贸易通道的多元化,获得双赢。
除了巴基斯坦的项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积极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开展电力能源合作,加快有关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等工作,推进电网互联互通。
2016年3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东北亚电网互联,这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实质性进展。
“东北亚能源互联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比较现实的起点。”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部总裁朱寒松表示,东北亚联网建成后,示范效应对于全球投资者具备强大吸引力,届时,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前景将不言而喻。
推动东北亚联网项目的努力,一直在持续。9月12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促成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俄罗斯电网等方面在东京召开蒙—中—韩—日联网工程联合工作组第三次工作会议。目前,各方已将蒙—中—韩—日联网工程作为东北亚电网互联首期合作项目。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经济机遇,同样也是实现清洁发展的重大机遇。
作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技术,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努力下,茁壮发展,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特高压、智能电网技术,大电网不断互联和延伸,中国不仅已经实现了“户户通电”的目标,让每一个人享受到了电力文明的成果,而且已经成为全球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清洁能源年发电量超过1.3万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亿吨。
今年G20峰会期间,浙江每消耗4度电,就有近1度电来自清洁能源。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部负荷中心也享受到了清洁电力带来的蓝天白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全球能源互联网通过大范围的电网互联,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输送和利用的成功实践,是中国为世界摆脱化石能源的依赖提供的路径,已经获得越来越多共识。世界清洁转型的脚步,只能越来越快。
特高压输电技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技术“走出去”的又一张闪亮名片,在促进各国能源资源开发互补、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加快世界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国内互联,到跨国、跨洲互联再到全球能源资源互联,一条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国际社会共生共荣的道路正在铺就。
让世界共享更加清洁智能的生活
地球是个“村”,信息、交通、能源等全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会让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未来,这样的体验会加速。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期待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给出的解决方案。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落实中央决策的重要举措。
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风电、光伏、储能等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持续推动世界能源生产消费绿色转型。而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生产全球化、配置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将为处于关键当口的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我们必须把全球能源互联网做成成功的商业案例,这种示范效应十分明显,必将带动一大批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创始人、特别高级顾问乔治˙科尔表示。
全球清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只开发万分之五就能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现在开始,全球清洁能源只需保持12.4%的年均增速,到2050年,清洁能源比重可提高到80%以上,全球温升将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实现能源永续清洁供应。
这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全球清洁转型的加速度,已经出现。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际组织“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发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约1849吉瓦,较上年增长8.7%,占全球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3.7%,增速创历史新高。投资者的目光,也更多向清洁能源领域倾斜。
同时,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带动的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动汽车、储能及能源效率智能管理等,对于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世界经济创新发展意义重大。至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带动的相关贸易投资额将达50万亿美元。届时,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项目交流、国际贸易等都将获得巨大生机。
“全球能源互联网不光对能源市场至关重要,对全球经济以及人类生活方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葡萄牙经济部工业国务秘书若昂˙德瓦斯康塞洛斯表示。
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是一个能源的载体,更是一个友谊的载体、一个和平的载体。它不仅能够造福中国人民,而且可以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互融共生。能源互联的世界,人们的生活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惊喜。
很快,街头巷尾会越来越多跑着零排放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成为街头建筑的美丽装饰,路灯上呼呼转动着小型风机,整座城市都焕发着清洁和谐的光彩。
很快,坐在家中,你能享受到远方传输过来的清洁电。平日上班的时间,做好设定,家中的电器会根据不同时段电价智能安排用电时间。
很快,曾经贫穷的小村落将享受到电力的现代文明,屋顶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电能,用不完的电能则可以上网卖给附近有需要的人。
不久的将来,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北极丰富的风能、赤道充足的太阳能,以及各大洲清洁能源基地的清洁能源,可以瞬间送到地球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家庭,人人享有可再生能源的梦想成为现实。正如国际能源署署长毕罗尔所预见的,“电就是未来,未来就是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