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近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对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度跟踪评级报告,魏桥再次被舆论关注。有媒体报道魏桥电价比电网低三成。魏桥电价真的比电网低么?就此,记者专访了华北电力大学曾鸣教授。
据曾鸣教授介绍,早在2012年,相关媒体就对魏桥作为燃煤自备电厂长期孤网运行,不缴纳国家规定的基金及附加并违规对外转供电现象进行过详细报道。这次只不过是旧闻新炒而已。其实,国家对燃煤自备电厂建设运营是有明确规定的,包括:新(扩)建燃煤自备电厂必须纳入国家火电建设规划、通过政府核准,不能无序发展和私自对外转供电,必须足额缴纳各类基金及附加等。
魏桥电价:数据不真实、比法不科学、说法不准确
相关报道中提到,魏桥的平均销售电价是4毛,电价比国家电网低三成。事实真的如此么?
据曾鸣教授分析,这个4毛应该指的是魏桥集团对魏桥村、家属区供电的一个价格。据公开信息显示,魏桥供给民用的低价电在其整个外售电中比例非常低,只有魏桥村500户居民。相关媒体报道则揭示了其中的原委。“这是七八年前村委与魏桥创业达成的协议”,一是“老板张士平对家乡的回报”,二则“算是对向村民征地的一个补偿”。
那目前魏桥对外供电的价格究竟是多少呢?曾鸣教授曾作过具体调研。魏桥集团对魏桥村和家属区以外的用户供电,到居民用户电价为0.56元/千瓦时,比山东滨州居民销售电价(0.5469元/千瓦时)高0.013元/千瓦时;到工商业用电价为0.68元/千瓦时,比山东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低0.069元/千瓦时。
虽然居民电价高了点,但工商业电价比电网低接近7分钱,魏桥电价是真的低了?曾鸣教授给出了否定的意见。到户电价的构成,除了发电成本以外,还有包括其他很多方面,具体来说,魏桥至少逃避了四项义务。一是未按规定缴纳政府性基金及附加0.0648元/千瓦时和工业调整基金0.0139元/千瓦时。二是未承担对居民、农业的交叉补贴约0.046元/千瓦时。三是不承担调峰、调压、调频等义务,发电利用小时数(6609小时)远高于统调公用电厂(5123小时)。四是发电机组未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履行手续,建设运营标准较低。
不具备电力市场主体准入条件,与电改精神背道而驰
根据电改9号文规定,此次电改的思路和目的在于“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而魏桥集团自建发电机组,并直接架设线路对外供电,形成了发输配售一体化的孤立电网格局,与电改精神背道而驰。“这甚至回到了第一轮电改前厂网不分的老路上去了。”曾鸣教授说。
当前,新一轮电改正在加快推进。曾鸣教授指出,按照电改配套文件,对电力市场准入作了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其中,《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企业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应承担并足额缴纳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依法合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政策性交叉补贴。而这些义务,魏桥均未履行。
政策性交叉补贴是国家出于保证民生、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对部分种类用户(如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户)实行优惠电价,通过对大工业、工商业用户实行高于实际供电成本电价来补贴。2015年山东省大工业和工商业对居民、农业的电价补贴金额合计为110亿元,由于魏桥集团未缴纳交叉补贴资金,导致山东省大工业和工商业平均电价被拉高约0.012元/千瓦时。
逃避应尽义务,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魏桥不承担电价的交叉补贴,就加重了其他企业的承担,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同样,不缴纳相关基金及附加,自然而然使魏桥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具备了成本优势。
魏桥集团自发自用电量欠缴政府性基金及附加金额为0.0787元/千瓦时,占电解铝平均电价成本的23%(据了解,近两年电解铝平均电价成本为0.34元/千瓦时),使得其用电成本明显偏低,在电解铝这一高耗能行业取得了所谓的成本优势,扰乱了该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此外,统调公用机组建设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从项目立项、审批、建设、投运各环节手续完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而魏桥集团部分机组建设未严格履行相关手续,属违规建设,且部分机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运营标准较低,不能满足能效、环保要求。
最后,曾鸣教授指出,魏桥的所谓低电价和竞争优势,是违反国家规定、逃避应尽义务得来的,对电厂、电网和同类电解铝企业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必须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