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构想——打造北京新机场
图为网络流传的北京新机场设计图(资料图)
基于上述能源互联网的四大支柱: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需求响应、售电公司,产生了关于能源互联网试点的构想——即把北京正在设计规划的新机场,建设成能源互联网的落地示范项目,使之成为世界机场能源技术的大集成、集中展示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展示厅、中国向世界输出清洁能源体系的签约台。
设想包括:
在机场屋顶和适宜的建设用地上广泛安装光伏;
内部车辆电动化,且具备充放换电设施;
光伏充电站,在机场停车场和沿线建若干个光伏充电站;
电气化停车场,可智能充电、群管群控、自动驶入;道路光伏,在路面、护坡建设光伏;
光伏廊道,在公路、铁路、自行车道建廊道,铺设光伏,供给沿线用电单位,随着技术进步,未来可供给电力机车使用;
充电道路,在新机场高速最内侧道路建成充电道路,通过电磁感应技术充电。
2014年国内首条大功率新能源公交车无线充电商用示范线已在襄阳投运;
无人驾驶示范道路和示范区;
智能用电,空调冰箱等用电设施的柔性化,大量智能家居的需求响应能力的集成化;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各种储热储冷产品的调峰能力;
发电自行车,构想发电自行车应用场景,设计一个“互联网+能源+健身+社交”的能源互联网试点,乘客可自己踩发电自行车给手机充电;
售电公司专业开发,余电交易。
通过打造北京新机场,构建一个开放平台,鼓励社会资本介入,孵化新技术,探索新商业模式。不过在这一构想中,也需要政策支持:
一要电改与电动汽车的协同发展。要明确输配电价,充电桩电价与建筑脱离,独立定价,实施充电桩峰谷电价;要形成充电桩建设的后补贴制度,由政府补贴电动汽车电费。
二要鼓励成立绿电零售公司,由其专业开发、光伏直供。
三要出台规划指导原则,如建筑标准中,预留光伏接入;道路规划中,自行车优先;充电设施中,与楼宇和道路集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