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福清核电机组设备利用率均未超过75%
福建省两个核电基地也出现类似情况。
宁德核电和福清核电在运共五台机组的设备平均利用率均没有超过75%。其中,宁德核电1号机组数据仅为52.77%,福清核电1号机组的数据仅为54.79%。
“报告”说明称,宁德核电厂1号机组1月大部分时间应电网要求降功率运行,2月初至3月上旬应电网要求临时停机;3号机组1月应电网要求降功率运行,1月底至2月下旬应电网要求执行计划性停堆。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2月初至3月初应电网要求停机,其余大部分时间应电网要求降功率运行。
海南省刚投产的1号机组设备利用率仅为57.6%
此外,海南省刚刚投产的1号机组在春节期间应电网要求降功率运行,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了停机小修,设备平均利用率为57.06%。
另外影响设备利用率的因素——机组检修方面,秦山二厂2号机组1月下旬至3月下旬进行了换料大修,大修工期将近2个月;4号机组在1月开始并完成换料大修,大修工期将近1个月。岭澳核电厂3号机组在2月进行了换料大修。田湾核电厂1号机组2月底开始进行换料大修,截至3月底仍在进行大修。方家山核电厂2号机组在1月至2月有约一个半月进行换料大修。
基荷电源角色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电联4月27日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就全国电力供需状况作出说明:华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中、华东和南方区域供需总体宽松、部分省份供应能力富余,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过剩。而后三个季度的预测显示,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过剩会较多,华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中、华东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多个省份富余。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的变化同电力需求增长、电源装机总量增长及其结构调整、网间交易电量增长、电网负荷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面对经济新常态和电力工业发展新常态,核电消纳问题愈加明显,基荷电源角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核电行业遇到了新挑战。尤其是新电改的实施,核电在竞争中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还同比下降437小时,降幅达到5.6%,相当于少发125亿度电,有的核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已经低至5000小时,业界的担心已成事实。
今年两会期间,中广核董事长贺禹等多名核界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应更好地发挥核电在推动实现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应有作用,从政策上明确核电按基本负荷方式运行,确保核电满发、多发。
权威统计显示,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每下降1000小时,一台百万千瓦机组将少发10亿度电,按照核电发展2020年和2030年规划目标测算,届时将分别减少清洁发电580亿度和1500亿度,相当于有8台和20台核电机组全年处于完全停运状态,造成的损失将十分巨大。此外,核电减载运行、参与调峰甚至停机备用,会降低反应性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增加放射性废物的产生和处理量。而且,会导致燃料燃耗不充分而产生弃料,造成浪费的同时,增加处理的难度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