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陈清泉: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占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高点(2)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亮报  作者:陈清泉  2016/3/31 9:08:41  我要投稿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运用全球视角、天人合一思维、环形思考(全局)、闭环思维(听其反馈)等方式,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抢占机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占主导地位。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占领制高点。

为什么这么说?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重大挑战的主战场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能源、清洁水、快速城镇化等等。

如果说主战场在中国,中国为什么不能成为工业革命的主导力量和先进地区?为什么不能产生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工程师、一流的企业家、一流的企业?

目前,就全球而言,高端人才还聚集在欧美,所以我在不同场合都一直呼吁:我们必须有更强的使命感,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应该努力协作!我们要深刻理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能源与信息的交互关系,时不我待地抢占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

通过比较研究全世界电力公司的规模实力,国家电网公司不但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国家电网在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规划、跨国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开发等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相信,国家电网公司利用积累的经验,无论是在创建坚强智能电网,还是在处理能源和信息关系,以及找到更好的储能技术方面,都能做出贡献,起到引领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建设坚强智能的电网,还可以同时寻求其他道路方案,比如,研发利用中温超导技术,实现长距离输电、成本降低、环境友好等综合效益。

深刻理解能源与信息的交互关系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一定要解决两项关键技术,一个是了解能源和信息的交互关系,另外一个是创新储能系统。

为什么要了解能源和信息的交互关系?有人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3D打印机,也有人说是先进机械制造。但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导火线,不是核心。我认为,无论是哪次工业革命,其核心都是能源和信息。

这个道理很简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能源作为基础支撑,而想要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就需要信息进行优化配置。

回顾前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蒸汽机,英国抢占机遇。能源从木材转向煤炭,煤炭成为全球能源的主流,而信息发展的代表则是电报。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发生在美国,能源主流从煤炭转向石油,而信息载体的创新则是电视。

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走向新能源,从本质上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消耗结构,就必须依赖全球能源互联网,其信息载体则是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能源和信息的结合,也是全球能源互联网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最大的进步,就是优化配置的能力更强。以前电话机只能听到声音,电报机只能看到文字,而如今,一个小小的手机通过开放的操作系统就能实现打电话、发信息、视频通话乃至移动办公等集成与融合,同步呈现语言、文字、视频等各种信息。这就是最大的优化配置。

能源也需要类似的优化配置。电、热、气等都是能源,如何将这些电、热、气一般化、数字化,进而开发能源操作系统,是我们迫切需要占领的技术创新领域。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中,如何开发能源操作系统,从单点动力控制,到多点动力联通,到多点能量联通,到多点能源服务,到嵌入式计算机,并实现实时大数据计算?这个问题的难度比信息系统大,因为能源的地域性、随机性,消费的随机性等,但这个方向是应该坚持的。在实现实时大数据计算时,还要注意网路的高度安全性和可靠性。

破解新能源随机性特征、解决新型负荷如电动汽车的随机性、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都需要储能装置。除了传统的储能装置,诸如储水能电站、化学电池、机械飞轮等,我们要探索与研发新型储能装置。创新型的储能装置应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安全环保、经济可靠等基本特点。要探索新型材料,甚至考虑探索物理量子电池等。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