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交易体系正在建设中
长江证券公共行业研究员童飞认为,此次挂牌的北京及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对电力行业产生的影响将来自三个方面:降低电价、优化调节供需以及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两大电力中心主要进行跨省区的电力交易,这将使电价市场化走向全国范围,各省间差价有望得到平复,电价有望降低。对于发电企业来讲,则将进入全国范围的竞技场,实现优胜劣汰,推动电力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了解,或许是为了配合两会关于电力改革的响应,两大电力中心选择在3月1日挂牌。但目前,具体的电力交易规则、市场管理委员会筹建等工作还在进行中,距离正式运行还需要一段时间。
如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还在初期组建阶段。南方电网相关人士回复本报记者称,在揭牌后,将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与相关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交易中心具体组建工作。
电改配套文件《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电力市场的建设目标是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化电力、电量平衡机制,以中长期交易规避风险,以现货市场发现价格,交易品种齐全、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
此前,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曾表示,考虑到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实际需要,对各类交易机构的设置主要包括了三类,一是国家级电力交易机构,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二是区域交易机构,开展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三是省(区、市)交易机构,开展省内中长期交易,有条件的探索开展现货交易。
其中,中长期市场主要开展多年、年、季、月、周等日以上电能量交易和可中断负荷、调压等辅助服务交易。现货市场主要开展日前、日内、实时电能量交易和备用、调频等辅助服务交易。条件成熟时,探索开展容量市场、电力期货和衍生品等交易。
据了解,在本次两个国家级交易中心成立前,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也都成立了各自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后期或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早在2006年10月,国家电网就建成了30个省级交易中心。南方电网也在2015年依据政府授权相继成立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省级电力交易中心。
按照上述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的说法,这些电力交易机构并不分级、互不隶属,同一地域内不重复设置开展现货交易的交易机构。
“不同的电力交易中心都有各自的职能定位,但如何促进这些交易中心协调发展,也需要时间检验。”曾鸣表示,随着两大电力交易中心的揭牌,电力交易市场化之路才刚刚开始,随着未来各个电力交易中心的运营、独立售电公司业务开展,市场化仍将面临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