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是直线。“精准”就是要找到复杂多变环境下,电网规划实现“稳中求进”总体要求过程中的这条直线。
1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电力体制改革的6个核心配套文件,电力体制改革从纲领性的指导意见转化为实质性推进,有序售用电、电力市场化交易、交易机构组建等各项工作得到落实。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给电网规划(尤其是县级供电企业规划)带来一些影响,电网规划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去适应市场环境带来的变化。为此,在新常态和新电改的语境下,要实现“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对电网进行精准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是文件精神学习要精准。作为电网企业,应该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文件进行深入的学习。
通过目前已下发的六大电改核心配套文件,我们可以预计到,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由于电价随着市场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电价的变化又带动负荷的变化,电网未来的负荷变化不确定因素将会大幅度增大;电网规划和电源规划在市场的影响下相互独立;此外还受到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换电等第三方主体的影响,电源规划建设的不确定性较高……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将会深深影响着电网规划。因此,电网企业只有精准领会文件精神,才有利于根据文件精神为电网规划准确“把脉”。
二是规划思维要看得精。电网规划关系到人民生活,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一个地区及周边区域目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因此,如何精准开展电网规划工作,十分重要。
一方面,电网规划要更具科学性和稳定性。电网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在的供电辖区内,在自然条件、地理条件、历史和人文背景、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各方面的综合情况上进行规划。不仅仅要满足目前电力市场的需求,还要根据电力需求的波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当前电力的需求增长水平。其精准之道,在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电网规划不仅仅要遵循传统的安全原则,更要注重经济原则。在竞争市场中,优胜劣汰,这是铁的法则。电网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就必须从竞争中取胜。为此,随着配电业务的市场化,传统的“重安全不重经济”的电网规划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竞争。在电力市场改革下,电网规划要融入到经济性中来,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绿色的电力服务。
特别说的一点是,精准化的电网规划,应该注重员工队伍建设。在基层的部分员工,尤其是文化程度低,年纪大的老员工,由于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的不理解,认为改革是“估计要丢了饭碗”,因此人心惶惶。为此要做好员工队伍稳定工作。没有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电网规划、建设就无从谈起。为此要积极做好宣贯工作,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此外还应加强培训、科技创新等措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增强电网人才和技术优势,增强全员服务理念,提高电网服务质量。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已挂牌成立,多家售电公司成立……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离电网企业越来越近,电网企业面临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马上到来的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电网企业在规划上唯有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在“精准”二字上做好文章,才能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站稳脚跟,实现电网企业“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