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新契机 或进入下个产能过剩“怪圈”
“铅蓄利润低,锂电池成趋势”这已经成了电池行业里的共识。天能、超威作为电池行业的“大佬”,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行业的“神经”。在铅蓄电池领域大拼价格战的同时,这两家企业在锂电池领域也开展了新一轮的竞争。
据悉,天能集团发布公告称,计划将锂电池项目分拆上市。近日,天能动力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对外表示,集团正着手重点发展旗下锂动力电池业务,未来将新增四条生产线。
在铅蓄电池领域与天能一争高下的超威也不示弱,也在新能源锂电池上抓紧布局,超威集团目前有三期锂离子电池工程同时在建。同时,公司加快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并于去年组建了河南超威正效电源有限公司,专门研发生产汽车启停电池。
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其电池领域成为资本市场厮杀角逐的新战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就有包括杉杉股份、曙光股份、比亚迪在内的21家上市公司斥资约逾600亿元,布局锂电池市场。
一些业内人士直言,新能源汽车等技术产品还未大规模普及,其相关的锂电池行业却已高歌猛进,大幅扩张,产能过剩的隐忧已经显现。
“吃干榨净” 提高资源利用率方为出路
契机存在,问题也接踵而至。蓄电池作为一个可再生的资源,其回收和再利用一直是流通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加上新能源电池的推广,未来电池行业将面临大规模的回收再利用问题。
据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车用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约在2万~4万吨。到了2020年前后,我国车用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会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因此,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并不是个简单的流程,河南省中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业务经营部经理赵志波表示,对一些特殊材料要经过复杂程序再次萃取,但与生产原生铅相比,可大大节约能源。对于电池行业来说,未来是往环保绿色方向发展的,而企业积极建立合理的回收机制,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