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的附加效益
抽水蓄能的效益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满足电网削峰填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科学的调度运行方式,提高本电站的经济效益;第二方面,通过抽水蓄能电站与其他电源的配合运行,提高系统中火电站和核电站的运行效率,促进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抽水蓄能在我国的自主化进程
2003年以前,抽水蓄能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的发展则比较滞后。当时,我国在抽水蓄能方面的关键技术还处于空白状态,市场和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2003年3月,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领导下,国网公司联合哈电、东电、南瑞以工程为依托,与学、研相结合,联合公关,自主研制大型机组和设备。目前,抽水蓄能的主流技术是集水泵、水轮机、发电机为主,大容量双向运行,研制创新难度极大。
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在智能电网中,通过在前端定速机组,让抽水的容量保持不变,实现额定容量。同时,变速机组更灵活,可以有效增加备用能量,改善风、光等可再生资源发电的并网性能,因此在智能电网中需要配备适当比例的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变速机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变速恒频发电能力,有更优的调节性能和更广的调节范围,具有较好的调节系统功能。
2014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促进抽水蓄能电站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问题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全国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约1亿千瓦。如今,抽水蓄能对储能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密切跟踪更大容量蓄能机组前沿技术,加快抽水蓄能技术创新,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坚强支撑,为“中国制造2025”做出重要的贡献,让抽水蓄能产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