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频带宽,容量大,可靠性高。EPON基于IEEE802.3ah标准,兼容以太网技术,可提供上下对称高速传输速率,且可使用SNMP协议进行网络管理。设备的使用寿命长,在基本的“手拉手”结构中,ONU设备之间互为备份,可充分满足AMI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可控性和可靠性。
配置冗余,适合技术扩展。EPON组网的设备容量,信道带宽及组网方式,在采集系统中都可以提前设计对应的级别冗余,满足未来网络的系统升级,业务扩充和管理。
四、地区EPON采集系统建设
4.1远程通信专网
地区建设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网络重点要考虑已有的光纤骨干网络,继而将EPON技术融合其中。在远程通信中,现有的光纤网络SDH或MSTP平台已经覆盖包括主站系统、变电站和开关站等,因此借助该基础,需要向接入网进一步延伸,将拓展光纤专网至开闭所、环网柜、开关柜和台区变压器等。典型的EPON采集系统远程通信网络结构如图4所示:

图4基于EPON的光纤专网远程通信网络图
其中,开闭所的OLT设备将数据汇聚后使用千兆以太网的格式将数据传输到变电站SDH/MSTP的EoS板的以太网接口。在工程实践中,因设备代别之间的差异造成EoS板的GE接口不够扩充OLT设备使用时,可以使用二次汇聚的方式。即在OLT与SDH/MSTP设备之间增加一个L3层交换机,先将多个OLT的数据汇聚成GE端口,再与EoS的GE端口对接,也便于以后业务扩容。
4.2本地通信方案
融合EPON的采集系统本地通信方式,需要结合已经建设的前几代技术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和检验,既要考虑采集性能,又要在已具规模的系统基础上考虑改造工程的合理性,节约总体成本和维护的能效。一般来说,本地通信的改造方案有如下几种:
(1)方案一:EPON+光纤智能表
这种方案从用户侧的ONU/OLT直接通过光纤到用户电表,实现光纤到户的“光纤全过程通信”,将用电信息传输到主站。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这种方案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但是建设成本高,改造工程复杂。

图5EPON+光纤智能表采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