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冯东所言中已蕴含智能微网的概念。据了解,智能微网也称作“微电网”或“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保护装置等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被誉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要素之一。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关口将至,以及“互联网+”在能源产业领域的升温,电力体系在配电、售电以及服务端将迎来重大变革。而作为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工具,“智能微电网”已成为电气机械制造企业抢食的目标。在山东包括积成电子、东方电子、特锐德等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已抢先在“风口”布局。
新电改下的“能源互联网”
新电改启动于今年3月15日,国务院当日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此后又陆续发布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完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价格等4个配套文件。而据《经济参考报》本月8日消息,第五个配套文件——售电侧改革文件也已形成征求意见稿,今明两年将选择2至3个省份进行综合试点,放开工商业大用户参与售电侧市场,根据负面清单开放社会资本组建售电商。
综合各媒体报道来看,深圳茂源电力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月9日正式开业运行,成为国内首家民营售电公司,而在山东,国能山东售电有限公司、山东龙飞售电有限公司两家民营售电企业也在5月份完成注册,被视为山东民营资本进入售电侧的破题之举。
在电改加速的同时,互联网与能源产业的融合议题也在升温。本月6日,来自《中国能源报》的消息称,国家能源局已敲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和12个支撑课题,而课题牵头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也在该报撰文,解读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的原则与主张。在这篇名为《能源革命与能源互联网+》的文章中,曾鸣给出了“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认为其是一种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以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单元,依托实时高速的双向信息数据交互技术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
而论及能源互联网对未来电力工业体系形成的作用时,曾鸣认为,“在‘能源互联’背景下,传统的以生产顺应需求的能源供给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处于能源互联网中的各个参与主体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互联共享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