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引领中国电力装备走向世界
特高压、智能电网标准的国际化,特高压带动国产电力装备的全面升级,不仅大大提升了电力领域“中国制造”的信心,更为国产电力装备“漂洋过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电工装备的技术水平最高、国产化率最高、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最强,‘走出去’的优势更为明显。”许继集团总经理冷俊认为,中国装备走向世界,电工装备业应是领头羊。
冷俊的信心源于我国电工装备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特高压技术的发展成就闪耀世界,为电工装备制造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增添了沉甸甸的砝码,更使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条件和基础更加完备。
以电网为平台,随着国家电网公司连续获得境外国家级输电网和大型电网项目的特许经营权、股权,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带动了电力装备出口、促进了民族装备业振兴。乘此东风,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2010年2月,沈阳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了印度国家电网公司逾1亿美元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采购合同。这不仅是印度首次从中国企业采购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设备,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向国外批量出口特高压输变电高端产品。
平高集团的“拳头产品”——气体绝缘金属全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行良好。得益于核心产品的卓越表现,平高集团成功中标印度800千伏GIS变电站工程总承包(EPC)项目。2013年,平高集团又成功中标波兰400千伏变电站及线路总承包合同和110千伏开关站扩建项目总承包合同,实现国家电网公司EPC项目在欧洲零的突破。
依托位居国际领先地位的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继电保护技术优势,南瑞集团成为泰国大都市电力公司(MEA)继电保护领域中国唯一的产品供应商,在尼日利亚新建项目中市场占有率第一,在马来西亚、越南、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新建项目中市场占有率位列前三名。
目前,南瑞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集团等装备制造企业的高端装备已进入巴西、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美国、韩国等80多个国家。在巴西,公司装备制造企业签署串补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出口合同约1亿美元;在波兰,签署国家骨干网建设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1.9亿美元;在老挝,签署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1.3亿美元;在埃塞俄比亚,利用公司总承包复兴大坝输变电工程的优势,带动变压器、铁塔、导线等设备出口,合同金额约1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4年公司装备制造企业电工装备出口额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新签境外合同额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海外业务发展规模稳步扩大。
得益于特高压项目实施,国内企业在高端产品市场(500千伏及以上)份额,已从2005~2008年的42%上升至2009~2010年的63%。2009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特高压主设备制造企业出口不降反升,500千伏以上产品的出口总额达1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50%。
如今,“一带一路”画卷已经铺展开来;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将大力推进对外能源电力合作,依托特高压、智能电网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加快能源电力领域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走出去”步伐,以此扩市场、创品牌、攒声誉,提升“中国制造”新形象,打造中国装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