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践行“互联网+” 未来智能电网美景如何?(2)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5/3/30 10:19:00  我要投稿  

践行“互联网+”,构建能源互联网,打造电网与互联网协同发展的新业态,需要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作保障,尤其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方式的革命。实现这一目标,未来我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探索。

一是构建能源互联新模式,包括商业、营销、研发、运营、服务等模式。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信息叠加产生的价值和影响不容小觑,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并成为阻碍。只有充分考虑信息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革新能源互联模式,才能构建能源生产者、运营者、消费者和谐的生态系统,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电力为中心、全球配置资源的世界能源发展新格局。

二是建立能源互联机制,包括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政策保障。互联网的广泛接入和迅猛发展,是建立在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原则上的。能源互联涉及世界政治、经济、能源和技术的各个方面,同样需要建立相互依存、互信互利的合作机制,实现各国政府、企业、社会和客户广泛参与、合作共赢。

三是加快能源互联技术研发,包括电源、电网、储能和信息通信技术。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电源、储能等技术紧密结合,赋予电网更多的数据采集、综合分析决策功能,提升电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将电网打造成一套广域协同、具有自主行为的复杂网络系统,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和细微感知,做到见微知著,控制电网稳定可靠运行。还要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打造能源互联平台,全方位接入能源消费者、能源生产者,深入洞察能源消费需求,精准安排能源生产,科学管理能源传输,自动合理地分配利用资源,动态智能地配置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实现能源互联的高度智能化,实现能源利用经济性、高效性及环保性目标。

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它已呼之欲出。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