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谈到以太网硬盘技术,离不开对象存储,实际上,有关对象存储和以太网技术一样的陌生,所以很难透过对象存储来了解以太网硬盘。
如今,有哪些应用属于对象存储?有人指出,对象存储,其概念精彩,但没有实际应用。真是这样吗?其实,任何技术应用推广都有一个过程。对象存储并不仅是概念,实际上,目前云存醋、云盘应用,其背后的支撑技术都可以采用对象存储的技术,较之NAS等技术更具有灵活性和效率。在软件方面,OpenStack Swift、Redhat Ceph都是应用广泛的对象存储支撑平台。因此,对象存储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就在我们身边。
可靠性和管理
在“正反说”中,Facebook前存储负责人Per Brasher的观点认为:传统磁盘阵列所需要网络节点数目相对较少,但在以太网硬盘方案中,当成千上万硬盘(以太网硬盘)接入以太网时,在故障、升级等管理层面其负担势必大大增加,系统可靠性堪忧。
现在看来,Per Brasher对以太网硬盘方案有些误读。首先,以太网硬盘并没有改变现有网络架构,以太网硬盘方案中,最大的变化是用一个以太网硬盘机箱替代了以往磁盘阵列,而该机箱还是通过上行链路(1000MGb/S或者10Gb/S)对外连接。与软件定义或者超融合架构相比,实际上是用以太网硬盘机箱替代了x86存储服务器。当然,以太网硬盘方案还体现在软件堆栈上,仍然需要元数据服务器;与传统文件系统不同,在数据传输、管理的机制上,新的以太网硬盘(对象存储)沟通效率更高,因此,更能够缓解海量数据对于存储I/O的压力。
透过硬件、软件堆栈的重新构建,在不改变现有网络架构的前提下,以太网硬盘方案效率更高,同时成本更低。与x86存储服务器方案先比,其硬件成本可以降低至少20%。随着规模扩大,其成本潜力可以进一步释放。但从成熟度来说,以太网硬盘技术毕竟属于新技术,应用初期需要用户承受新技术学习和不够成熟的风险,但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效率更高,更灵活,一旦用户驾驭得当,将占据先天的优势。
至于以太网担当存储协议,其实从软件定义存储的应用就可以看出,这样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对于硬盘故障和管理,以太网硬盘方案会采用多副本等技术,而不是传统的RAID、快照等技术,因此,以太网硬盘是值得关注和信赖的技术。就像软件定义存储一样,以太网硬盘实际上也是一种软件定义。
小结
以太网硬盘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技术,熟悉了解需要一个过程,从原理上来看,在成本上以太网硬盘更具有竞争性。据了解,目前希捷Kinetic以太网硬盘提供了对Openstack Swift、Ceph的支持,这意味着,凡基于这两个平台开放的应用,将可以无缝使用以太网硬盘。据透露,希捷Kinetic还会支持更多的软件开发平台。
以太网硬盘的推出,将把希捷、西部数据、昆腾、HGST这些硬盘的制造商推到存储应用的前台,这预示着存储市场未来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