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据欧洲气象部门预测,2015年3月20日,北半球将发生一次大范围日全食过程,发生地区包括冰岛、欧洲、非洲北部、亚洲北部地区。虽然日全食只持续2分46秒,但对北半球电网的正常运营依然将造成一定影响。
日全食是一种宇宙的自然现象,基本原理是月亮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线,在月亮全影中的地区观测太阳时即可见日全食现象。综合日全食发生的特点,日全食会造成三个方面的影响:1、太阳照明消失;2、短期大风天气;3、电磁波干扰。这些都会成为电网正常运营的障碍。
首先,太阳照明消失会对电网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日全食期间,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有部分被月球挡住,将导致日全食范围内的气温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热负荷的变化会影响发电厂的运营效率,在日全食发生前后,能效会产生较大的波动。而几分钟内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照就会由最强变为最弱,甚至消失,光线变暗,电力公司和居民不得不开启照明设施,这会在短时间内增加电网的用电负荷。
其次,日全食造成的短期大风会对电网运行造成影响。气温的骤变还会产生大气对流现象,导致短期大风天气。大风会破坏输电线的正常运作,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输电塔倒塌断裂事故,这对电网的安全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最后,日全食造成电磁波将对电网运行造成影响。从日全食的本质来看,在日全食发生期间,电磁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会对无线电、通信设施等造成干扰,进而导致电网的调控不及时,对电网安全运营造成不良影响。
基于这种情况,北半球在预测范围内将发生日全食的区域电力调度部门需提前采取措施,将极端气候对北半球电网的不良影响程度减到最轻。电力部门和气象部门需联合起来,提前预测日全食发生时对电网产生的风险:包括电网负荷变化、电力设施事故和电磁波干扰等风险。另外,电网运营商和政府需提前做好沟通,调剂电力供应,保证日全食期间的公共照明。在日全食发生期间,及时在用电负荷变动点来临之前,调整发电量分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