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3:清洁能源行业依赖于监管支持
过去,成本、融资渠道、市场进入方式(广义角度)(注示5),和政策法规四大要素必须齐头并进,才能带来清洁能源技术的成功推进。
但随着市场不断成熟,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也在发生变化:当清洁能源技术找准竞争优势,政策法规也就不再具有决定性作用。以LED照明为例:2013年,LED灯管的销量已经占据多家大型照明设备制造商的大半份额,甚至在白炽灯仍被广泛应用的市场也是如此,且到2015年,这一数字可能将提高到80%以上。
太阳能的发展态势为持续推行政策法规的必要性同时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证据。由于预算限制,一些国家已经取消或者削减太阳能补贴,但这一领域仍然保持增长,不过速度有所放缓。举例来看,德国为鼓励可再生能源生产下调了上网电价补贴,其能源转型战略(即应用可再生能源,抛弃化石燃料并逐步淘汰核电的长期项目)因此增加了不少困难,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仍在增长。从全球范围来看,太阳能装机量自2006年以来年均增长率已达到57%。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法规的突然调整可能带来需求的大起大落,但却不利于在稳健的基础上发展一个行业。不过更重要的是,虽然监管支持可以推动并且过去一直有助于清洁技术的推广,但在很多行业,这已不是最关键的成功要素。
因为,不仅仅是清洁能源技术本身在不断革新进步,相关的商业模式、融资方式和管理方法也变得更加成熟。比如,一些清洁技术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或是第三方融资等做法,在获得低成本资金来源的方式上做出了重大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也贯穿于清洁能源技术的各个领域。水处理公司提供可以减少过滤技术资本支出的租赁服务方案,从而鼓励过滤技术更快速的应用。通过更高效地利用汽车所有权,拼车服务减少了欧美地区数百万吨的碳排放。跨行业废物利用的举措使得一个行业的废弃物可能成为另一个行业的有效原料,比如经过石膏处理的蒸汽以及酿酒后剩下的麦糟等等。迄今为止,几乎每个参与其中的公司均反映,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利润的增长和碳排放量的减少。整个行业也在使用信息技术来降低能耗。比如C3 Energy等公司将出售电力设备软件作为一项服务,分析从电网中收集的数据,从而帮助客户完善电网运营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由此增加利润。简言之,绿色商业正在从更完善、更具创意的管理实践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