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力、煤炭等发电能源资源,地区电力需求小,开发率低,建设大型电源基地及外送潜力巨大。根据发展规划,中亚各国都有加快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降低能源资源以低级形式出口局面的愿望。
我国引进清洁电力需求迫切。近年来,我国电力消费随着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用电量和电源装机不断创新高。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3万亿千瓦时,电源装机在2011年突破10亿千瓦大关,2013年进一步增长到12.5亿千瓦,成为全球电力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未来,随着城镇化、电气化水平提高,预计2020、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8.3万亿和10.7万亿kWh,我国电力需求增长空间巨大。
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供应安全问题、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二氧化硫及PM2.5减排问题已经非常严重。2013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7%,天然气突破30%,煤炭净进口总量高达3.2亿t。2013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仅海口、舟山、拉萨3个城市达标,达标率仅4.1%。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比上年增加18.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要满足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且持续增长的电力消费需求,我国不仅要引进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还需要加大清洁电力的引进力度,多元化能源进口以提高能源安全的保障度,并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中亚与我国电力联网将具有显著效益。中亚各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发电装机以水电为主,分别占总装机的80%和94%,哈萨克斯坦水电装机占总装机的12%,土库曼斯坦电源装机均为燃气电站。各国水电与燃气电站装机容量超过1600万千瓦。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是我国目前和未来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截至2013年底风电装机接近1600万千瓦,是我国风电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226万千瓦,远远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实现中亚与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联网,可充分发挥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利用中亚地区的水电和气电装机的调节性能促进我国西北地区的风电和太阳能开发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