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制造厂电解金属氧化物制造金属;
2、金属运输到换电站
3、换电站用金属更换掉用户电动车内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电池放电完毕生成氧化物)
4、厂方回收氧化物重新电解成金属。
在这个流程中,需要建立一条从制造到运输,到更换,到回收的产业链。同样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遍布全国的换电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即使铝空气电池成功,也只能用于城市公交、出租一类可以固定位置换电(出租车在出租公司,公交车在公交公司)的场所。全面普及和氢燃料电池同样困难。
(三)液流电池
液流电池是普通的化学电池,它的特点是把正极和负极电解液单独存放,解决了普通化学电池活性物质利用率的问题。理论上可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而且充放电次数也更多,有非常理想的性能。
但是液流电池受制于材料和电解液的浓度,发展了多年能量密度依然很低,储能电站可以使用,不能用到汽车。
最近,麻省理工的科学家蒋业明博士发明了半固态锂液流电池,在材料上做了革新,让电解液浓度大幅度提升,这就让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达到了实用化的水平。
不过,蒋博士的这个电池还在实验室阶段,到成熟的成品尚有时日,更不用说量产了。
但是,液流电池是最近我们看到种种高级电池中最靠谱的一个,只要把实验室技术转化成量产产品,就可以真正改变电动车行业。让电动车跑的更远,价格更便宜(液流电池的原理决定它所使用的昂贵材料更少),充电更快(液流电池可以通过电网充电,也可以直接更换电解液完成快速充电,不过更换电解液同样需要产业链配套)
三、 存在即合理
无论是氢燃料电池、金属燃料电池还是液流电池,都不是新生事物,而是发展了几十年的东西。
我们目前上市的电动车使用铅酸电池,锂电池,不是电动车企业蠢,不知道采用新技术,而是在目前能量产能供货的电池中,只有这两种是可用靠谱的,其他或者是技术不成熟,或者是产业链无法配套的、或者是成本太高无法商用。
除了我们前面说的几种电池,还有飞轮电池、核电池、超级电容……以后看到这些方面,你可以一笑了之,不必认真。存在即合理,关于电动车电池的流言可以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