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能源局尚未发布东北地区2013年新增发电装机数据,但从2012年的情况来看,全年发电装机同比增长速度超过7%,而当年用电量增长仅为4%。
为何东北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窝电局面,为何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地区电源建设仍在加速进行?根本原因可能在于长期以来国家层面的电源规划缺位,导致电力投资无序进行。
在大型电力央企的投资决策中,经济性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出于市场竞争考虑,没有一家企业愿意轻易退出市场争夺。以东北地区风电为例,从2006年至今,东北风电装机年均增长61%,至2013年总量已达563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到20%,即便弃风现象严重,投资回报堪忧,五大发电集团依然投身其中,乐此不疲,一位在华能集团从事风电业务的人士告诉表示,如果华能考虑经济性而选择退出东北的风电市场,意味着将这块市场拱手让人,没有央企愿意这样做,“东北的风电亏了,可以从西南水电找补回来,总体来看集团层面是盈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每年发电集团不断的向发改委能源局上报电源建设的可研报告,要求在东北地区开工发电机组。
国家能源局核准电源项目的依据是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提交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由业主单位聘请电规总院下属设计院编制,最后提交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评审通过上报国家能源局批复。这样的体系直接导致电规总院无法保证其中立性,一位业内人士称“你可以去查所有的项目报告,最后的结果做的肯定都是有市场空间的,不然不可能通过。”
辽宁徐达堡核电站可能将于今年开工建设,四月份,环保部官方网站上挂出的徐大堡核电站环评报告预测,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十二五”电力消费增长为8.6%,“十三五”为5.6%,“十四五”为3.7%,由此可见徐大堡核电站有建设的必要。
不过,根据中电联发布的2014供需预测报告显示,2014年东北地区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3%至5.3%,推荐增长4.8%左右,仅有上述报告数据的二分之一。而2013年东三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仅为4.2%,不足报告预测数据的二分之一。
正是在这种电源建设核准体制下,东北地区电源建设速度与实际负荷增长情况脱节严重,2013年出现2000万千瓦装机富裕,加上大量在建和即将上马的火电核电项目,三至五年内,东北地区电力过剩情况难以解决。
目前,连接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的直流高岭背靠背工程正在进行改造和扩容,辽宁绥中电厂将有两台火电机组将直接接入华北电网,可解决东北电网200万千瓦装机富裕问题。
由于辽宁省是东北电网负荷中心,因此在历史上形成了多个蒙东煤电基地向辽宁电网送电的通道,现在国家电网公司正考虑以蒙东呼伦贝尔能源基地为起点建设一条容量为800万千瓦的直流特高压直送华北。
但是这些办法都无力从根本上解决东北2000万装机富裕的情况,而且窝电局面今后会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