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波指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艰巨工程,也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需要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加强协作共同努力。据他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方面已经在多方面进行了部署:
一是将化解产能过剩和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今后几年不以任何名义备案新增的产能项目,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构建良性机制,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建设实施等量或者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实施减量置换,强调环保、节能、安全生产等产业准入标准,加强运用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经济手段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严格执法和市场竞争淘汰一些落后的产能。
二是将化解产能过剩和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相结合。进一步的优化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简化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完善财税政策,丰富支持方式和融资渠道,调整解决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当中的一些问题,促进企业做优做强。
三是将化解产能过剩和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布局相结合,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根据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积极引导各地合理的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优先承接发展的行业,推动产业向生产要素优势集中的地区转移。
四是将化解产能过剩和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约束有形的手,放开无形的手,注重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多的采用法律法规和经济市场化的手段,综合运用环保、节能、质量技术安全标准等市场准入条件,淘汰落后产能。
五是将化解产能过剩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全球产业变革和国内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对外开放。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产业合作,支持国内企业在海外靠近市场、靠近资源的地区投资建厂,引导产能过剩行业向外有序的转移,积极地推动优势领域和战略型产业参与国际的竞争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