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不难发现,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首先是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虽然补贴政策拒绝了进口新能源车,但合资企业可以将进口新能源车国产,或打造合资自主产品,从而获得补贴。这样一来,我们还多少可以落下一些技术。从目前看,其实已经有许多合资企业已踏上合资自主品牌这条路,且为了顺应国家政策,纷纷将首款产品定为新能源车,比如东风日产启辰晨风e30、一汽-大众开利电动车、华晨宝马之诺等等。
享受“国家”补贴车型,未必能在“地方”获补贴
理论上,可以获得国家补贴的新能源车,也自然会得到地方政府补贴。但经过调查后发现,这种理论未必在哪里都行得通。
比如,在北京享受地方补贴的新能源车并不包括插电式混动车型,且只有进入北京市自己制定规则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才能享受政府补贴。
在与一些经销商沟通时,不同品牌的经销商态度也有明显区别。一名比亚迪销售称,“现在在京购买e6电动车是享受不到补贴的,而未来也不确定是否会进入北京市的补贴目录”。相比之下,北京汽车的经销商却十分有信心,销售表示,“北汽电动车已经进入北京市补贴目录了,现在购车可以享受1:1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