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菲斯科是“馅饼”还是“陷阱”?(2)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    2014/2/20 9:04:31  我要投稿  

这也就不难理解鲁冠球对于菲斯科的“执着”:一方面,万向集团可借此布局美国新能源汽车,依靠自身完善成熟的产业链优势,帮助菲斯科恢复造血功能,抢占电动车市场;另一方面,万向集团也可借助菲斯科完善自身的战略布局,实现从零部件到电池,再到专用车,最终实现电动乘用车生产的技术能力。

我们姑且不论1.492亿美元的价格是否当了“冤大头”,单是菲斯科高达10亿美元左右的负债,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另外,缺乏核心技术,是鲁冠球接手菲斯科后,不得不面对的另一大问题。

据悉,菲斯科在美国拥有18项专利,包括3项实用专利以及15项设计专利。其中,在核心技术底盘、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和控制系统上,菲斯科采用的是量子技术公司的技术,并把其他开发工作和组装生产统统进行外包,这导致了其在自我创新方面竞争力不足,并给产品日后出现故障埋下了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鲁冠球除了在资金上需要持续的投入外,更需要在技术上找到突破口。庆幸的是,作为新兴产业,鲁冠球面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环境和李书福20年前面临的汽油车产业环境相比,只会更好,不会更差。唯一不同的是,李书福是自己一榔头一榔头敲出来的汽车王国,而鲁冠球如今走的却是捷径;另一方面,有一个暂时已经取得成功的特斯拉作为榜样,姑且也可以当做是菲斯科的发展方向。

寻得鲁冠球这样一个有钱而且愿意实实在在、长久投入的“金主”,是菲斯科的“幸事”;而进入这个市场前景无限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鲁冠球在做大汽车零部件之后的一个新机会。只是,希望收购这条路不至于让他走得太艰辛,收获成功的喜悦也不用等得太漫长。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