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竞购菲斯科要保持冷静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北京商报    2014/1/21 9:31:02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一个濒临破产的菲斯科引起了李泽楷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与万向集团的纠缠,短时间内难有结局。据外电报道,日前美国法院批准了中国万向集团公开竞拍菲斯科电动车资产的请求,李泽楷旗下投资公司未能实现直接收购菲斯科的愿望,万向和李泽楷都各自提高了收购报价,万向集团还表示将在美国投产电动车。

尽管菲斯科拥有在汽车尤其是豪华跑车外形设计上的知识产权积累,但作为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却引起了两家中国公司的竞价收购,这一点不得不引起业界的警惕。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菲斯科更多的是具备在媒体上的名气,在车型生产和技术积累上并没有实质性内容可言。而作为收购者,李泽楷看到了电动车在中国的机会,并一再强调开创IT业与汽车互联的大胆尝试;万向则看起来更需要借助菲斯科实现“汽车梦”。

此前,吉利、东风、北汽都曾有意收购菲斯科,但最后只剩下万向和李泽楷,这一点不由得让人回想起三年前中国车企对萨博剩余价值的争夺。当时,萨博的母公司世爵明显看得出来中国企业想要萨博的技术、销售渠道等,因此世爵对国内企业展现了异常的暧昧态度,让中国企业竞价,从而坐收暴利。

同样一个收购的棋局,这一次菲斯科也占据了主动。毫无疑问,菲斯科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收购的报价提高了,为了保证“生钱”的目的,菲斯科此刻更像一个等待拍卖的商品,谁给钱就和谁谈、谁给的钱多就和谁签约。

从资料来看,菲斯科总共贷款超过12亿美元。不过,由于菲斯科未能完成原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目前其账面上仍有欠能源部的超过1.71亿美元贷款。

从资本层面上看,由于负债较多,虽然菲斯科有着不错的名气,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我们在海外收购上曾经吃过互相竞价导致失败的亏,也曾暗度陈仓成功抄底。如今,面对电动汽车的市场机遇,我们固然有强烈的提升技术的愿望,但更多的是需要在收购中保持冷静,而不是恶性竞争成为“冤大头”。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