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李嘉诚:本土盈利增长缓慢 海外项目麻烦重重(3)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 王林    2014/1/15 9:29:30  我要投稿  

焦头烂额的国外项目

近年来,李嘉诚着重布局海外市场,旗下公司不仅为澳大利亚南部供电,还掌管着英国伦敦地铁的配电业务。不过,这些国际业务却频频传出偷漏税丑闻,李嘉诚亟待理清这笔“糊涂账”。

2013年10月,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向李嘉诚旗下两家公司发出命令,责令其支付约7.27亿美元的未缴税款和罚款。《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李嘉诚旗下公司在澳大利亚电力、能源和水资源产业获利数十亿美元,且拥有澳洲南部电网50%的股份,但却拿不出完整的缴税证明。

就在李嘉诚方面打算和澳当局“据理力争”时,他拥有的英国电网公司(UKPowerNetworks)也爆出了漏税丑闻。2013年12月,UKPN被曝光过去3年漏税高达3800万英镑。

英国《独立报》报道称,英国多家能源电力公司透过一个税务法例的漏洞,省却了庞大金额的税项,而英国人却要为电费加价而发愁,其中UKPN漏税超过3000万英镑。

据悉,UKPN为伦敦800万人提供电力,2013年圣诞节期间,该公司因不能及时抢修电路,造成1000多户英格兰东南部的家庭在无电无暖的情况下度过了近一个星期的寒冬,引发消费者的强烈抗议,眼下正面临巨额赔偿。

2010年,李嘉诚以91亿美元的价格,将UKPN收入囊中,电力服务覆盖伦敦、牛津及剑桥等重要地区,用户达到780万户。李嘉诚顺理成章成为英国基础设施资产的最大所有人之一,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约10%天然气供应市场以及近5%的供水市场。

对于UKPN漏税的指控,李嘉诚旗下集团发言人回应称:“UKPN是一家在英国营运的机构,完全符合当地所有适用的监管、税务及法律规定。”言下之意是不存在不当行为。

所谓无风不起浪,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电力企业同时爆出逃税丑闻,让李嘉诚方面的解释显得苍白而无力,接受严厉审查在所难免。分析师指出,这从侧面说明,尽管李嘉诚拥有积极行动力,但其海外电力业务部署并不成熟。李嘉诚有必要就国际业务好好做一番思量,否则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分拆了本土大型供电公司后,海外业务也无法实现预期性增长。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