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着力探索一种世界首创的风光储输联合发电运行模式,通过风电、光伏发电、储电的七种组合发电方式,与平滑出力、跟踪计划、系统调频、削峰填谷四种功能的结合,实现多组态、多功能、可调节、可调度的联合发电运行方式。
张家口张北地区白天光照强、晚上风力大,通过示范工程的这种组合,白天多依靠光伏发电、晚上主要依靠风电,再加上一定的电池储能的调节,整个电能处理曲线的波动就被有效控制,出力变得非常平滑,有效解决了调峰难题。
该工程的一大亮点是可以通过电池的储能来调节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据梁立新介绍,风机和光伏出力波动频繁,曲线波动厉害。但投入了部分储能装置后,出力就能变平滑,有利于电能稳定接入电网。“通过控制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监测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风小了,发出的电不足,太阳能就会顶上来,如果还不够,就可以投入适量的储能装置。在风、光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多发的电则会被储能装置吸收。”梁立新说。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面临电力系统调峰、电力系统安全、电能质量三个技术问题:调峰问题是指由于风力不稳,要实现电力平稳输出,需要建设大量的备用容量和调峰电源;电力系统安全是指风电、光伏出力多变和瞬间冲击,影响电网的暂态稳定性及频率稳定性;电能质量则是指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引起电压水平降低,风机中的电子设备带来谐波污染,影响电能质量。
据了解,经过两年多的运行,该工程已经基本解决了风电、光伏发电的顺利并网难题。不仅如此,还为新能源并网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目前,项目工作人员先后参与撰写了3项国标、6项企标编订工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七大科研课题研究已申请专利数量56个。中国电机工程协会也给与了该项目高度评价。
据专家介绍,目前电能储存在国际上都属难题,还没有一个国家解决掉这个问题。而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在国际上还是首例。
“不过,储能电池具有成本高、储能少的缺点,如若这一问题能够妥善解决,那么通过电池储能的方式将大大解决新能源调峰的难题。”梁立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