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巴龙乡位于金沙江上游,位置偏僻且交通不便。通电工程实施之前,竹巴龙乡有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冬季枯水期基本无电可发。但竹巴龙乡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平均气温为零下10摄氏度,局部地区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为了取暖,村民只能去周围的山上砍柴,造成当地植被严重破坏,甚至某些山上的植被都被砍光,成了“光头山”。
现在有了安全稳定的供电,竹巴龙乡的村民们不再上山砍柴,而开始用电取暖,这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不仅如此,村民们也开始做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规划了。“有了电,我们就可以发展旅游业,或者利用我们这里的特产建小型加工企业,我们也就能很快摆脱贫困。”村民扎西扳高兴地说。
新疆
牧民安居,有电真方便
11月7日,笔者驱车沿着通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核桃林场的公路前行。越过大片核桃树、红枣树后,“温宿牧民连片定居示范点—贡拜孜萨尤力村”的路牌出现在眼前。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2013年~2015年,温宿县拟安置游牧民648户(有538户为边境游牧民),其中336户集中在贡拜孜建设安居点,贡拜孜萨尤力村就是安居点之一。
博孜敦牧场牧民帕里旦木是第一批搬入安居点的居民。她说,以前在牧场放牧时,家里条件很差,没有电,也就没有电视机、冰箱等家电。如今搬来贡拜孜萨尤力村后,家里有电了,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今年年底,博孜敦牧场还会有130多户牧民迁来这里。”帕里旦木说。
为配合贡拜孜萨尤力村建设,2012年,国网新疆电力将贡拜孜萨尤力村通电工程列为无电地区配网建设工程。今年10月上旬,工程的线路架设、户表安装进户等作业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