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投资设备?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的养殖大省安徽正在面临着这种局面,养殖场沼气发电充裕,但是难以上网。
安徽省生猪年出栏达4000万头,禽类养殖9亿只,规模化畜禽养殖每年排放粪便近12亿吨,粪便的化学需氧量排放达510万吨,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
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企业之一嘉吉公司正在安徽建设大规模的禽类养殖场,其累计统计将超过两亿美元,该养殖场将成为嘉吉在中国的最大禽类养殖场。据嘉吉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嘉吉具有非常先进的沼气发电技术,但是考虑到风险,我们对养殖场的粪便主要采取加工成有机肥进行处理。”
另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地方考察的时候,上网问题是沼气发电的主要顾虑之一。”
据安徽省农委下属的省农村能源总站统计,在安徽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沼气发电机组功率普遍为20~500千瓦,除去企业自己使用外,普遍存在用电盈余现象。由于畜禽养殖企业远离居民区,企业如果要卖给国家电(行情专区)网,沼气发1千瓦时电售价为0.38元,加上国家给的资金补贴,发售1千瓦时电获利仅0.8元,这个价格仅够维持发电成本。
记者了解到,德青源沼气发电厂投入达到6500万元。而德清源这一项目从2004年10月在农业部等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到2009年4月9日并网发电成功,中间协调时间长达4年,其中并网沟通环节就耗时一年多。
李景明在调研中发现,“沼气发电上网非常困难,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每个沼气池的发电量非常少,沼气池的分布又非常散,发电上网会为电网企业带来非常高的管理成本。”
此外,“当养殖企业与电网公司联系的时候,电网公司提出让企业自己建设上网设施,这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目前,发电机、配电柜和保护功能柜的价格达到累计数十万元。
李景明认为,能够建沼气池进行发电的企业和个人通常是从事养殖业,对发电上网的基本技术非常缺乏,也没有维护电力(行情专区)设施的能力,所以多数沼气池难以做到发电并网。
在200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表示,电网企业应当与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这意味着沼气发电需要电网公司提供上网设备。”李景明表示。
除了并网难题之外,沼气发电还需要建变压站、铺设线路,这些都需要占用或经过农民的土地,涉及农民的补偿和搬迁等问题。重重困难困扰着养殖企业,导致了规模型养殖企业能够并网发电的依然为数不多。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河北、浙江、安徽、山东、北京和内蒙古只有个别大型企业实现了沼气发电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