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及分布式电源、微电网、智能用电、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负荷快速增长,功能和形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刘振亚认为,“配电网薄弱的问题如不尽快解决,老问题和新需求相互交织,将会导致电力‘落不下、用不上’,严重影响供电能力和服务质量。”
因此,“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的政策不仅将加强城市配电网的供电能力,还将有利于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应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充电桩等冲击负荷。
更为重要的是,智能电网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跨行业乃至全社会理念转变的庞大系统工程,涵盖电网建设运营的全过程,不仅将促进新材料、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等上下游数百个产业的创新发展,还将与智能城市、智能生活等更广阔领域的建设发展相呼应。因此,这张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产业网络势必将随着新政策加速展开。
中央、地方、企业相互配合推进
为加快解决配电网薄弱的问题,电网企业已积极行动起来。6月8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配电自动化建设发展思路研讨会,强调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综合考虑城市定位、供电可靠性要求、网架结构完善程度、技术力量和基础管理条件等因素,分批次、分阶段推广;7月11日,国网印发《关于加强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提升发展理念,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设与改造并举。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央、地方、电网企业相互配合推进,配电网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将得到地方政府的综合配套考虑,配电网发展将迎来一个新时期,缩短停电时间,迎接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电动汽车等发展的新趋势。
来自各方的消息表明,在中央、电网企业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已积极行动起来。日前,“高可靠性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重庆市科技成果鉴定;8月5日,浙江省临海市供电公司透露,该公司今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共涉及241个单项工程,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43条,新建(改造)线路98千米,新建及改造台区1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