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许多地方电力企业根据配网结构、负荷特性等特点,推出了相应措施,研发相关设备,如威海市供电公司超前评估各种类型光伏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对光伏并网后的电网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嘉兴市电力局制定了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服务实施细则、接网技术规范等细化操作规定;嘉善县供电局与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光伏发电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一个装置融合继电保护、测控、电能质量、调度通讯四项功能……
此外,国网还编制完成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系统开发工作方案,初步形成系统功能业务模型。
固定区域分布式电源应设上限
随着分布式电源并网项目的增多,其给电网带来的挑战也日益突显。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明节指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由原来的无源网变成有源网,且源的分布点较多。”分布式电源不仅关系到电网安全,更直接关系到用户和运维人员的生命安全。例如,运维人员在没有分布式电源的情况下进行线路检修,拉闸断电就可以;现在有了分布式电源,即使大闸拉了,线路仍带电。
据张正陵介绍:“目前,国际上都研究一个固定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要有一个上限。这一方面是考虑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从分布式电源项目本身的经济性来看,也需要一个度。”如美国加州就规定,针对某个区域的分布式电源发展,政府和电网公司要共同研究一个上限,在这个限度以内,先到先得,到了上限以后就不再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还处在分布式电源发展的初期阶段,就像2005年、2006年刚开始发展风电时那样,还没有暴露出那么多问题。同时,这也提醒相关部门,即使在新能源审批权下放的情况下,也要根据电网的发展情况合理规划分布式电源并网项目的发展。